少女时代 发表于 2019-11-28 10:18

老知青跨越太平洋 回国参加宿中80年校庆

邵勤博士出生于上海现任美国新泽西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哈佛大学瑞德克里夫高级研究所柏林洪堡大学和国立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前研究员

static/image/hrline/line4.png
      文革期间下放到我县洲头乡小瓜村插队6年。1974年被推荐上安师大历史系,后分配到宿松中学教书。1980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1983年留校任教,1987年出国。现活跃于国际学术界。
static/image/hrline/line4.png

      她80年代的中文学术成果见诸于《历史研究》,《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英文的见诸于美国的《亚洲研究季刊》,《近代中国》,剑桥的《中国 季刊》等。她的首部专著《培育现代化:南通模范, 1890-1930》由斯丹佛特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第二部专著,《消失的上海: 一个中国大都市内的拆迁与争议》 (2013), 被认为是研究上海的新的经典之作。除了哈佛, 洪堡,和新加坡大学外,她的研究曾获得威尔逊国际学者研究中心, 中美学术交流基金会,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等多种基金会的支持。她还担任数个国际学术刊物、出版社和基金会的评审专家。


11月26日邵勤回到了她当年插队的洲头乡小瓜村看见了当年的老乡虽然大家都年事已高但当年的那份记忆还在40年未见邵勤送上了热情的拥抱

说起当年那个特殊的年代全国上干万的城镇知青如一股波澜壮阔的潮流从四面八方涌向广阔农村与贫下中农相结合融入了“上山下乡修地球,改天换地献青春”的行列造就了他们的相识他们无不感慨万千

时光茬苒,岁月如梭四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农场难以再见曾经居住过的房子已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眼前有多少梦想 依稀在昨夜看见老伙计们还保留着她送的笔记本她写得情景剧 她睡过的床 她离开后寄回的照片邵勤感慨:“这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据了解,邵勤将会在洲头乡的小瓜村停留两天,继续与当年的老乡话旧,其后她将会回到县城参加宿松的80年校庆,当天她还会发表演讲。


有人说知青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和第二故乡对知青深厚的恩情就像一杯浓茶或是一首深沉的诗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思索感受其浓浓的情感~来源:宿松融媒

可心 发表于 2019-11-28 10:34

{:5_170:}

传传 发表于 2019-11-28 10:39

路过{:5_170:}

浩淼 发表于 2019-11-28 13:25

邵勤博士 出生于上海。真的了不得!把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得如此重要,专程从美国返回参加宿松中学80年校庆,难能可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知青跨越太平洋 回国参加宿中80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