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疾病风险提示
春季疾病风险提示进入1月份以来气温低、气候干燥,受冷空气、寒潮侵袭后,气温出现骤降,是最寒冷的时候。又恰逢新春佳节前后,人员流动频繁,人们外出旅游、度假、探亲和聚餐机会明显上升,与此同时,病原界也开始热闹了,准备冲业绩过大年。宿松县疾控中心提醒您,在春季应注意预防以下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感染高风险人群幼托儿童、学生和工人。预防措施主要有▼▲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做好防护,加强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以及厨工等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厨工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个人应加强卫生意识,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冷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品;注意饮水卫生,多喝开水,不喝生水。流感 目前进入流感病毒活跃期,社区流行和局部暴发风险高。典型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呼吸道症状较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充血,软腭上有滤泡。感染高风险人群儿童、孕妇、年长者、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及医务人员预防措施主要有▼▲ 老人、儿童以及有基础性疾病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这类人应该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家庭以及人群密集的学校等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搞好环境卫生。▲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隔离,避免疫情蔓延。人感染禽流感冬春季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季节已来临,疫情发生风险升高,尤其是H7N9和H5N6,需特别关注。市场内、外违规销售和宰杀活禽的区域是感染发病的高风险区域,应加强监管,杜绝非法活禽交易行为。感染高风险人群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孕妇、儿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养殖禽类(包括在家庭散养)的人员及在市场内销售禽类的人员。预防措施主要有▼▲不要食用病、死禽肉。▲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也不要光顾活禽售卖流动摊档。▲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要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要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就近就医。有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哦。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其他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好发季节在深秋和冬季;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感染高风险人群幼托儿童和学生。预防措施主要有▼▲ 勤洗手,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对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 对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防止继发感染。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主要借助食品摄入病原菌感染发病,发病可表现散发,亦可呈集体性发生。预防措施主要有▼▲ 餐饮行业和家庭在节假日期间,应注意食品安全,尤其在食品操作、加工中防止受到病原菌污染。▲ 市民在这一季节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外出旅游、度假或聚餐时应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卫生、腐败变质、不洁食品。▲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感染高风险人群寒冷的季节,老年人特别是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预防措施主要有▼▲遵医嘱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和复查▲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注意防寒保暖,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保持良好的心境,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一氧化碳中毒对于部分使用煤球炉做饭取暖或使用非强排式燃气热水器沐浴的市民,冬季门窗紧闭,通风不良,极易因为煤球或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炭中毒,尤其是气温骤升骤降时因气压变化导致中毒。预防措施主要有▼▲ 检查燃气或煤球炉及其管道畅通情况。▲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充足的新风量。另外,春节期间计划前往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区旅游或居住者应做好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预防措施,可穿浅色长袖衣裤,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减少人蚊接触,降低患病风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