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蓝天救援队 发表于 2020-2-26 18:17

战疫显担当--逆行中的蓝天人

   “快看,蓝天救援队到我们这里搞消杀来了,这下放心了!”近日,宿松城乡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话,群众们有的在窗前鼓掌欢迎、有的在门口作揖感谢、有的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自防控疫情战斗打响以来,蓝天救援队就募集了六台消毒弥雾机,并提前给队员们进行消毒杀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随时准备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宿松疫情形势严峻,自2月5日应县商务局邀请对城区三大菜市场进行消杀后,为确保队员安全,队领导决定暂停出勤。2月6日深夜,一封请战书送到了陈腊保队长手里。“作为一名蓝天队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愿加入抗疫作业第一线,坚决助力打赢防控阻击战!”黄弘、余书红、杨宏志、尤正国、张锦林、洪海涛等六名队员按上了红手印,主动请缨,坚决要求投身防控战,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老兵彰显担当,硬核冲锋在前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深入,隔离区、防控卡点、居民小区、菜市场、街道…从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这支蓝天救援队战斗小组的身影,在一阵阵轰鸣声中,每天逆行在大街小巷的那一抹蓝色,带给群众的是无比的心安。    “军装虽脱,热血仍在,只要需要,老兵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彰显担当。”退伍老兵余书红说,他利用自己送快递的面包车每天免费拉工具和物资。六人战斗小组中黄弘、余书红、尤正国是退伍老兵,他们退伍不褪色,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五十多斤重的弥雾机一背就是一天。队员杨宏志则被队友们戏称为“呆萌”,总是默默做事从不言语,每天工作十小时从不叫苦叫累,他和新队员张锦林是“硬核”搭档,有一天在柳坪乡崎岖的山路两人背着几十斤重的弥雾机步行足足十几公里,中午休息吃盒饭时瘫在路边就起不来了。陈队长见状问道:“累吗?”“是真累!”杨宏志回答说,“要不明天休息一天吧?”陈队长关心地说道,杨宏志憨厚地笑了蹦出一句:“坚决不休息”。

巾帼不让须眉,铁牛名不虚传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格外耀眼,本以为柔弱的翅膀抵挡不住繁重的消杀工作,可她却用实际行动化身最美“铁牛”——她就是小组中唯一的女队员洪海涛,人送外号“铁牛”。为表决心,在递交请战书前她就将两个儿子送到乡下父母处,每次出勤打水、配药、记录杂活抢着干,每一步都紧跟消杀队伍,一天出勤结束后,虽疲惫但笑容依然灿烂。陈队长看她太累又是女队员,准备让她休息一天,谁知铁牛的犟脾气上来了,“除非我倒下了,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战场!”男队友都竖起了大拇指:咱们的铁牛——果然名不虚传。

          勠力同心抗疫,尽展蓝天风采    “多年以后,如有人提起这场疫情,我们可以很自豪地对他们说我们能做的我们尽力了”,队长陈腊保说,每天看着群众们脸上舒心的笑容和高高举起的大拇指,队员们感到特别的欣慰,浑身的疲惫似乎一瞬间消失了。目前,蓝天救援队出勤116人次、累计工时1600余小时,消杀作业156站,做到了孚玉山宾馆隔离点外围每两天一次、城区公共场所全覆盖,应邀赴11个乡镇作业,后期火车站、汽车站、学校将是消杀重点。消杀任务还在继续进行中…
    而后方的队友们也时刻关注着前线消杀工作,他们永远是这6名先锋队员最坚强的后盾,时刻作好战斗准备。如今应唐国民等部分队员强烈要求,战斗小组增添了新的力量。同时也早有不少队员默默的加入到卡点监测、防疫宣传等抗疫工作中。不求回报、不计名利、需要时随时出现,不离不弃。只希望这个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只期望激发所有群众与疫情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这大概就是蓝天人此刻最大的心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疫显担当--逆行中的蓝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