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破凉镇
破凉镇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北,属县城总体规划的站前区。全镇辖10个行政村,总面积84.46平方公里,耕地2400公顷,人口4.3万余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1万人,外出务工1万余人。全镇党员1293名,11个总支,26个党支部。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105国道三条主干线穿境而过,合九铁路客、货站座落于镇规划区之中,是南北交通的枢纽、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皖西南门户。区位条件 破凉镇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北九公里处,属县城总体规划一城两区的一区,境内地形北部为大别山南麓,中部为梅墩坂平原,东部多为低山丘陵。105国道、318沪蓉高速、合九铁路穿境而过,振兴大道直贯镇区,高速公路出口即将北移破凉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梦情湖、西林寺、古民居、古战场,更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宿松粮仓”久享盛名,千亩樱花绽放新耕,白茶、龙井香飘黄大九井,畜禽养殖渐成规模。省861重点工程花桥公园启动建设,商住大楼成片建设,拉开了建设美好破凉的大幕。 人文历史 1949年属二郎区,1952年分设二郎、破凉两区,驻地迁到破凉亭,更名为破凉区。1992年春撤区并乡,原区内梅墩、韭山两乡合并,设破凉镇,驻地破凉。 老一辈口口相传,明朝中叶,在现在破凉镇区中心有个凉亭,为当地尹氏家族所建。从宿松北上至太湖县沿线有4个凉亭,依次为五里凉亭、八里凉亭、破凉亭、凉亭,相比较而言,那时的破凉亭尤为著名,因黄梅、太湖、陈汉靠近山区农田需要大量的石灰改造冷浸田,以及装裱纸和建筑、粉刷房屋所需,而破凉镇泉水井的石灰质好、价廉、多用花车退运到此交货,故商贸活动十分活跃,加之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南来北往、三教九流的人经过此地,或歇脚,或打尖,或喝茶,或聊天,特别是从安庆、怀宁学唱黄梅戏(调)的和湖北黄梅、九江打莲湘、唱道情的人们也在此唱上一段,表演一番,一时间,这里不仅成为人们休息的场所,更成为商贸交易和文化交流的沃土。诚然,历史与现实竟然有惊人的巧合,今天的破凉已成为宿松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合九铁路火车客运货运站坐落于此,105国道、沪蓉高速穿境而过,高速出口也即将北移至破凉,破凉也是宿松最重要的物流、人流的辐射聚散地之一。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破凉镇作为原生态黄梅戏之乡的原动力,现在破凉地区的人们喜爱黄梅戏的热情不减。全镇现有3个初具规模的黄梅戏业余剧团,常年在皖鄂赣三省周边县演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演出800多场次,演出收入40余万元,观众人数达30万人次,热爱、传唱、演出黄梅戏已成为破凉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精髓在岁月中传承和发扬,古旧凉亭在风雨里消亡和破败。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场特大暴雨的袭击下,明朝所建的凉亭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而轰然倒塌。为纪念这座为人民遮风挡雨、活跃商贸、传承文化的凉亭,破凉亭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