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扶持政策引导下,双季稻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近日,和风煦暖,早稻生产热潮涌动,我县粮食生产始终践行“绿色、高效、高产”发展理念,发挥沿江圩丘双季稻区区域优势,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及恢复双季稻生产。在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政策扶持及积极宣传引导下,双季稻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农艺农机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碧绿的秧田,辛勤地犁耕,田间地头欢声笑语,一幅现代春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破凉镇是我县省级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水稻种植面积3万余亩。漫步在梅墩畈田间小路上,一眼望去,育秧棚已掀了顶,现出郁郁葱葱的秧苗,伴着“噗嗤噗嗤”的声音,层层水雾从半空中洒下来,那是喷灌机在喷灌育好待机插的秧苗;前方空旷的田野里,两台旋耕机在“突突”声中破地开犁,奏响了别样的春耕“交响乐”。
“以前我这一片200亩的田只种一季水稻,不种早稻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产品不好卖,卖不起价;二是缺人工,人工还贵,效益不高。”
“今年种这么多早稻也是有原因的,在政府的介绍下,我种的水稻跟大米加工企业签订了生产订单,不存在产品不好卖,卖不起价的问题了;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完工了,1台旋耕机1天至少能耕10多亩田,1台插秧机1天至少能插10多亩田,抵10到20个人工,是人工作业效率的数10倍以上,不存在缺人工的问题了;今年插早稻政府还给补贴,双季稻亩产比单季稻亩产多了近300公斤,效益不高的问题也不存在了。”
“可别小瞧了这一片秧田,这一亩秧田可机插100多亩田,今年的早稻行不行就看它了。还是政府好,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梅墩畈种粮大户吴习水笑眯眯地给我们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我县早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预计稻谷产量增加万吨以上,为努力夺取小康之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 李文敏)来源:宿松新闻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