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太白书台修葺一新,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文化遗址重放光彩
五一”长假以来,位于宿松县五里乡金龙村境内的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太白书台格外热闹,每天上这儿参观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皖西南地区乡村旅游的一大热门景点。原来,今年3月,五里乡投资近10万元,对太白书台修葺一新,使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文化遗址重放光彩。
太白书台,是唐代宿松闾丘县令为诗人李白而建的,这里依山傍水,背城面河,古木葱茏,群芳竞茂,过去一度被誉为“十里桃源”,是宿松古十景之一。唐至德二年,永王李璘举兵向唐肃宗夺权失败,李白被株连入狱,幸得郭子仪、崔涣、宋若思等人营救出狱。李白出狱后四顾茫茫,无处安身,宿松县令闾丘爱慕其诗才,冒着风险主动将其迎至宿松避难。为了盛情款待李白,闾丘专门在今五里乡金龙村筑台,供其居住和吟诗,此即“太白书台”。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写下《赠闾丘宿松》、《赠闾丘处士》等诗篇,更写出了“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等名句。
太白书台,是历代文人墨客首选的文化旅游胜地,明代诗人杨逢泰在游太白书台时曾写下“百杯万里飘零酒,一卷千秋放逸诗……”的诗作。去太白书台采访那天,恰逢宿松当地的一批文人墨客在此参观,有的用笔在记录镌刻在石碑上的诗句,有的用手机拍照留念。
随行的五里乡副乡长余婷介绍,太白书台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太白书台遗址上仅存清同治九年“古迹·太白书台”青石碑一方。1981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对太白书台进行了修缮,在台周四壁镌刻了李白当年吟咏宿松山水人情的诗篇。后因缺乏管理和维护,太白书台四周杂草丛生,部分辅助设施被毁。今年3月,五里乡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对太白书台进行了全面修缮,将褪色的“古迹·太白书台”六个大字和周边记载诗词、碑文重新描金,将书台四周的杂草树木全部修剪清除,栽种了花卉苗木;对凹凸不平的地面予以平整,并铺上青石砖;同时将出入书台的公路予以拓宽,方便游客参观。
余婷表示,下一步五里乡将在太白书台的入口处建造一座门楼,并完善周边的道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太白书台打造成一张闻名皖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名片,同时借助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做响“书香五里”这张名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乡村旅游事业的繁荣,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据了解,近年来,宿松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致力于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使团林古村落、吴河古村落、梅家古民居、吴家五房屋、太白书台等重放光彩,不仅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孙春旺)
来源:宿松先锋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