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学区调整项目调研座谈会召开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7月31日上午,宿松县城区和城周边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学区调整项目调研座谈会在实验中学召开。应县教育局邀请,教育经济学博士、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石邦宏,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北京市海淀学区兼职研究员、原北京海淀学区科研主任司学娟,高级工程师、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魏永霞,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纪效珲4位专家,县教育局相关股室和孚玉镇、经开区、东北新城、破凉镇、五里乡教管办以及城区、城周边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邓家骝主持会议。会上,大家就如何破解教育难题、缓解城区学位紧张局面,畅所欲言,发表各自见解。邓家骝首先介绍了宿松县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县教育局规建办主任殷华松、行政许可股股长郑振家分别就宿松教育投入、学校分布情况作介绍,并提出了相关意见或建议。实验中学、城关初中、龙山学校、破凉初中、城关小学、实验小学、松兹小学、五里初中、五里中心小学、实验中学新城分校、破凉中心小学和五里乡、经开区教育管理办公室、万元初中相关负责人先后发言,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大力支持。会议指出,宿松顺利通过了推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评估验收,宿松教育正在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质量逐年上升。但是,城区学位紧张,大班额现象严重,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专家组成员介绍了此次调研的项目内容及目的。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专家们认为,宿松文化经济发展快,教育是一片热土,各位领导的讲话站位高,有认识,有情怀。他们指出,各校要利用好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要坚持刚性与柔性、规模与内涵、短期与长期的原则,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考虑长期发展,合理制定规划;办学要契合国家政策,要整合利用教育资源,要联合各方面力量,要融合办学机制模式,要和合均衡发展态势。大家现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以便今后在群内上传相关资料,继续进行探讨和交流。
最后,邓家骝作总结讲话。他对城区及其周边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建议。他要求各校要打好“组合拳”。一要做好“加法”,新建一批学校,加强老师配备,加强老师流通;二要做好“减法”,防止防止违规招生,严格控制学生转学;三要做好“乘法”,发挥优质学校的优势,办好公办学校,探索集团化办学,抱团办学;四要做好“除法”,要城乡并重,补充短板,合理分流,发展乡村品牌学校,努力实行师资双向流动。(吴金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