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 发表于 2020-10-9 08:23

宿松县养殖示范户梁民:科学养殖发“羊”财,勤劳致富奔小康

       夏天给羊防蚊,冬天给羊保暖,一年到头要给羊注射六七种疫苗……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宿松县洲头乡罗渡村养殖户梁民凭着掌握的一套科学养羊技术,在养羊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由昔日的困难户变身为养殖示范户,如今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梁民的家,坐落在长江江畔。2007年,他利用江畔丰富的野草资源,走上了专业养殖山羊的致富之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妻子石春姣突发严重疾病。为了筹钱给妻子治病,他卖光了养殖的170头山羊,并向亲朋好友借钱。所幸,妻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而家里为此欠下6万元债务,他的家庭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困难户。
   2011年,梁民在乡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资9万元养殖波尔山羊,波尔山羊因肉质好,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两年下来,他不但把家里欠下的债务还清了,还摘掉了困难户的帽子。如今,他的养殖基地成了洲头乡最大的养羊基地,养羊数量从2011年100多头发展到现在400多头,品种由单一的普通山羊发展到波尔山羊、湖羊,且种羊都是靠自己繁殖。
   梁民靠什么在养羊道路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梁民身上到底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国庆假期,笔者带着疑问慕名去洲头乡采访了梁民。那天下午,梁民和妻子一起,将400多头羊从羊圈里赶了出来,沿着长江同马大堤堤坝,准备将羊群赶到牧场吃草。



   梁民介绍,他在牧场的耕地里套种了黄豆,前不久,他把成熟的黄豆都收割上岸了,现在地里全是野草,这些野草丰茂、无污染,是养羊的天然饲料。
   “为啥在羊圈上面盖着这么大的丝网?”大家跟随着梁民的脚步参观了他的养羊基地,只见羊圈上面盖着一张黑色的丝网,将整个羊圈团团围住。看着大家疑惑不解的样子,梁民急忙向大家解释。他说,这是他给羊群防蚊用的,羊最怕蚊子、苍蝇叮咬,如果被叮咬了,羊的身体就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每到蚊虫、苍蝇活跃的季节,他就将羊圈全部围上蚊帐,并每隔几个小时,给羊圈喷洒一次驱蚊药。
   梁民说,羊不但怕蚊子叮咬,还怕冷;每到冬天,他就将基地北边的墙壁全部密封起来,不留一丝缝隙。而做好这些工作,只是践行科学养羊的一个很小方面,给羊防疫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他每年至少要给羊打六七种疫苗,最常见的是防口蹄疫、小反刍疫。以前,他根本不懂防疫技术,是在县畜牧兽医站专家的指导下才学会的。谈起畜牧兽医站,梁民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据了解,为帮助梁民致富奔小康并走上专业化养羊的发展道路,洲头乡党委政府每年都组织畜牧兽医站、农技站专家上门,免费给梁民送疫苗、送技术、送服务;同时,鼓励梁民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生态养殖,每年向他发放几千元的秸秆补贴。在党委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他流转了40亩耕地做牧场,还套种了玉米、黄豆,自产自制养羊饲料,并投资20万元修建了羊圈,朝养殖湖羊方向发展。
   梁民说,虽然养殖波尔山羊的经济效益比较高,但湖羊适宜圈养,他要积极响应绿色养殖的号召,不能因为养羊而破坏了长江边上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也就没有他在养殖业上的今天。
   夕阳西下,秋日的暖阳再次投向身材单薄的梁民。梁民说,只要村里的人愿意养羊,他一定会把自己科学养羊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让更多人通过养羊致富奔小康。(孙春旺周美平)
  来源 | 皖江文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县养殖示范户梁民:科学养殖发“羊”财,勤劳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