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 发表于 2020-10-28 09:37

凉亭镇:综合利用闲置地基 谋划教育发展大计

      27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对眼下的宿松县凉亭中心小学广大师生来说,校园确实显得尤为拥挤。班级学生人数最多竟然高达70---80名之多。对此,家长反映强烈,校园活动处处受到限制。尤其是在应对今年疫情防控的条件下,更是给校园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由于这些原因,学校许多室外体育活动无法开展,部分大型体育设施无处定位,国家规定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部分指数无法达标。总之,局促的环境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凉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事关教育发展的大计,并将其列入今年日常工作的重要日程,列入教育扶贫的重要项目。为了寻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最佳位置,书记杨文龙、镇长尹建军在琐事缠身的百忙工作中,除了多次举办专题会议、听取该校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外,还广泛征求部分离退休老同志、社会乡贤和村民群众代表的看法和建议,并亲临多处考察认证,最终锁定了紧挨小学最近、且又闲置多年的凉亭粮站空闲老宅和大面积的荒废地基。


      这是一个适合学校用地的最佳位置,占地面积约在十几亩之多。2000年后,随着粮食企业的逐步改制,这里除了十多年前被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征用了少量土地外,剩余部分依然还有6000多个平方,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闲置状态,且桁角砖瓦经常自动脱落,给过往的行人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综合利用好这个位置,既可解决行人安全隐患,又可缓解凉小校舍拥挤的当务之急,实属一个两全齐美的最佳方案。


      然而,要妥善解决好其中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不仅需要县委的大力支持,而且涉及到粮食、国土、教育、计委、城建等众多部门的协调配合。面对错综复杂的许多因素,该镇党委政府知难而上,除了成立相应专职机构负责相关工作外,并且对社区干部配合工作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在要求尊重历史、维护现状、造福子孙的原则上,加强宣传力度,寻找有效方法,运用法律法规和过细的工作方法协调矛盾,形成共识,最终得到了陈咀、洪屋和石咀三组村民百姓的谅解与支持。
      尤其值得一提的事,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不仅改变了过去机关征用老宅土地中的不合理附加条件,而且打破了以往协商调解中的所有饭局,堵住了历来部分人从中谋利作梗的漏洞。最重要的是融洽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纯洁了地方风气,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了办事效率。


      截止目前为止,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所有老宅全部拆除,里里外外得到了有效清理。现已投入施工建设阶段。预计两年后便可交付使用。


      “这下好了,我们的孩子再也无需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下读书了。”


      目睹这一新的规划亮点,所有过往群众赞不绝口。(陈丙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凉亭镇:综合利用闲置地基 谋划教育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