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贺诗贺词贺联59首/副(原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
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贺诗贺词贺联59首/副(原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教师)熊良工先生、汪小清女士伉俪
原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教师熊良工先生七十华诞双庆纪念
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贺诗贺词贺联59首/副目录
1.七律·古稀双庆感怀…………熊良工2.和良工先生感怀步原玉韵…………华实佑3.次韵良工君《古稀双庆感怀》…………张贻琏4.依韵奉和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并致寿贺…………吴国栋5.步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董邦震6.读良工兄《古稀双庆感怀》步原韵以和…………何祥志7.用良工兄《古稀双庆感怀》玉韵示贺…………叶爱民8.奉和良工兄《古稀双庆感怀》…………陈佑昌9.尧天同庆贺长寿…………陈中俊10.贺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程健飞
11.步韵祝熊良工先生百岁长春…………陈礼鉴12.奉和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原玉…………许火得(天德居士)13.贺良工先生七十大寿…………刘加荣14.人生大获好个秋…………甘采平15.祝贺熊先生七十华诞…………祝世俊16.奉和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张兆孟17.贺熊老师七十大寿…………余万春18.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示贺…………陈为群19.贺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杨贤明20.次韵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胡春江
21.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示贺…………黎冬衣22.依韵贺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余六一23.贺联一比…………陈为群24.步良工先生贺古稀双庆…………周耘耕25.步贺熊良工古稀双庆原玉一律…………周凤保26.次韵良工先生兼贺…………方奇27.步熊良工先生原玉祝贺古稀双庆…………罗良勇28.良工夫妇古稀双庆次韵…………吴计和29.步韵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华诞…………徐宪臣30.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韵示贺…………石春华
31.步韵和宗兄良工《古稀双庆感怀》…………熊源泉(枫叶如丹)(池州)32.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示贺…………一杯清茶33.和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项冰34.敬步熊良工先生韵兼贺先生七十寿辰…………陈小虎35.再贺熊老师七十华诞…………徐宪臣36.步韵唐伯虎 亦为赴熊先生寿宴再贺一律…………陈为群37.步唐先生韵再贺熊先生一律…………周凤保38.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大寿…………王日耀39.贺联一副…………吴国栋40.敬贺熊良工老师古稀华诞贺联一副…………周善德
41.秋的路上——写在《原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教师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贺诗贺词贺联》读后…………胡方明42.奉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韵凑律兼贺…………段劲松43.敬贺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贺联一副…………王金良44.贺同乡熊老师良工先生古稀庆韵…………许艳缤(原名许唐求)45.敬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寿诞贺联一副…………陈德群46.贺熊老师古稀双庆与国庆同辉…………陈文鉴47.读良工老友双庆贺诗有感…………石秀春48.恭贺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朱庆明49.奉和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马宏伟50.敬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华诞…………王金良
51.贺熊良工先生华诞与婚日双节庆贺联一副…………朱庆明52.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大寿…………马宏伟53.鹧鸪天·熊良工先生古稀寿诞随感…………胡方明54.贺熊老先生寿辰贺联一副…………祝瑞松55.贺良工先生七十大寿(步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 原韵)…………李仕媚56.贺寿联(其一)…………胡方明57.贺寿联(其二)…………胡方明58.贺熊老师古稀双庆…………邱彬59.依韵奉和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兼贺…………周善德
附:熊良工先生简历
熊良工先生手书《七律·古稀双庆感怀》
1.七律·古稀双庆感怀文/熊良工
秃翁秃笔写春秋,赋路吟坛梦可求。心结善缘通四海,情交挚友遍神州。儿孙绕膝成佳趣,老伴相濡共白头。今日古稀双节庆,峥嵘岁月乐悠悠。
作者注:三十八年前结婚之日,适逢中秋国庆同一天,家父作对联曰:“国与家同庆,人共月双圆。”今年古稀生辰,又逢中秋国庆同一天。
熊良工先生全家福
2.和良工先生感怀步原玉韵文/华实佑
如歌如梦乐悠悠,七十双逢共庆猷。国庆花坛添锦绣,儒家酒宴上西楼。吟诗邀月权当礼,飞吻怡心好作舟。千古春秋多喜日,虎哥眷恋虎花妞。
熊良工先生、汪小清女士伉俪
3.次韵良工君《古稀双庆感怀》文/张贻琏
霜天雁字翥寒秋,五岳三江苦索求。甘为苍生掏肺腑,羡存法著美神州。书城独守登楼赋,砚海长吟司马头。一钵云峰纯净水,蕃滋四代性情悠。
熊良工先生与对越自卫反击战革命伤残军人胡亚光先生合影
4.依韵奉和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并致寿贺文/吴国栋
古稀华诞适中秋,美景良辰亦可求。赋比三都声噪邑,诗追五柳誉传州。飞龙舞凤题楣面,演易推经选号头。多彩人生逢叠庆,月圆花好意悠悠。
熊良工先生与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中学、宿松县师范学校、宿松县花凉中学、宿松县第二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前校长,宿松县博雅中学校长顾问陶淑喜合影
5.步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文/董邦震
逍遥一管赋春秋,起落清标寐以求。及第人家轰广岛,宿缘紫雪赐芳州。抖音玩转松兹府,致庆专刊陨石头。正若闻韶汤肉韵,金钗上桌又斟悠。
熊良工先生与何祥志先生合影
6.读良工兄《古稀双庆感怀》步原韵以和文/何祥志
笑傲红尘七十秋,浮华富贵未曾求。罄穷睿智酬三校,竭尽才思报九州。驰骋杏坛传至道,畅游赋海弄潮头。喜逢双节迎双庆,子孝孙贤更乐悠。
作者注:良工兄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第二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三校任教,并屡创佳绩。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7.用良工兄《古稀双庆感怀》玉韵示贺文/叶爱民
门第书香历史悠,温文雅致占鳌头。紫砂珍贵随心聚,翰墨精华着力求。作赋清词效司马,吟诗妙笔逐荆州。今朝杖国又双庆,人共月圆舞艳秋。
熊良工先生与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前校长石建华合影
8.奉和良工兄《古稀双庆感怀》文/陈佑昌
又见枫红爽朗秋,庚逢双庆更难求。诗书常读迷三径,砚墨勤研香九州。结谊交朋风是范,编刊作嫁汗蒙头。忙中多写静心句,情也悠悠梦也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9.尧天同庆贺长寿文/陈中俊
此逢双节乐悠悠,白头偕老俩不愁;儿孙绕膝家和美,尧天同庆贺长寿。
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中学、宿松县师范学校、宿松县花凉中学、宿松县第二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前校长,宿松县博雅中学校长顾问陶淑喜与友人合影
10.贺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文/程健飞
古稀双庆度春秋,梅骨芳魂雪里求。授业传经兴栋木,纵情野鹤览扬州。花生妙笔多佳著,甲子重庚又起头。三十八年还旧梦,衷心祝愿福悠悠。
熊良工先生、汪小清女士伉俪与安徽省宿松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刘早田等友人合影
11.步韵祝熊良工先生百岁长春文/陈礼鉴
热衷授业乐悠悠,岁月伴君霜满头。信手拈来成妙句,才人辈出踞方州。神清气爽身刚健,赋趣联新梦再求。七秩今逢双庆日,长河有汝续春秋。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2.奉和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原玉文/许火得(天德居士)
奉献儒林七十秋,诗佳赋美有追求。育培桃李芳千郡,营造栋梁誉九州。曾绘蓝图挥妙手,又兴伟业占鳌头。今朝双庆儿孙孝,喜宴亲朋快乐悠。
熊良工先生与安徽省宿松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罗钊等友人合影
13.贺良工先生七十大寿文/刘加荣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七十还年轻。诗词歌赋杯中酒,挥毫泼墨谈古今。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4.人生大获好个秋文/甘采平
幸福家庭样样有,儿孙伴读乐悠悠。双庆之年又庆寿,人生大获好个秋。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5.祝贺熊先生七十华诞文/祝世俊
今年国庆又中秋,千载难逢不可求。欣喜古稀歌盛世,辉煌词赋建新州。有缘结识三生幸,敬佩才高五体投。祝愿先生身健壮,期颐再贺福悠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6.奉和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文/张兆孟
人逢喜事写春秋,壮丽风光作画图。熊氏门庭添新秀,高朋挚友遍神州。才高八斗随兴赋,福禄千秋乐白头。愚契迟知满堂庆,清书一纸祝寿酋。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7.贺熊老师七十大寿文/余万春
古稀华诞喜金秋,明月邀杯兴可求。歌赋诗词吟四海,书联笔墨写神州。杏坛汗洒生佳趣,桃李芬芳耀白头。坦荡胸怀身矫健,清茶淡酒乐悠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8.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示贺文/陈为群
花月交辉赞盛秋,古稀双庆复何求?腾芳兰桂浮三径,载誉声名播九州。歌咏华章挥妙笔,风言俏语笑光头。齐眉仰祝人康健,寿域宏开遐转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19.贺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文/杨贤明
性似顽童夜摸秋,红红火火谓何求?秃翁再报生华发,妙笔重描画故州。笑看良工双庆贺,喜携佳侣又开头。题襟留集古稀乐,且守清清韵瑟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20.次韵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文/胡春江
岁月匆匆七十秋,长途矢志勇追求。窥园觅赋缘三昧,搦管题莺彻远州。雅趣潜心多逸趣,秃头并鹤在峰头。修为典范开双庆,喜看青山笑自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21.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示贺文/黎冬衣
挥毫携韵喜登秋,唤醒诗心慢审求。一水通融奔大海,千峰竞秀露方州。羡君诗酒添情趣,降嘏篇章叠案头。难得古稀双庆贺,阶兰庭桂复优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22.依韵贺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文/余六一
泼墨摔毫指仲秋,老夫大笑喟何求?呼朋共撷蓝田玉,携侣同登舴艋舟。九曲桃源溪下草,八方风雨雾中楼。莫言廉颇须尤白,把盏提壶走九州!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23.贺联一比文/陈为群
贺良师益友,赞秋月扬辉,尽占天机绵福寿;惊工笔雄文,写春风得意,频添鹤算迓华年。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24.步良工先生贺古稀双庆文/周耘耕
白首双星正好秋,红颜知己更何求?宿松有幸存耆宿,渭水何须钓九州。七十年光成过往,万余日月在前头。人间善恶无须管,一体清闲百事悠。
熊良工先生与友人合影
25.步贺熊良工古稀双庆原玉一律文/周凤保
鹤算绵长正盛秋,七旬才富尚贪求。山中老宿关廊庙,座上高风守故州。太白生来精妙笔,寿星亦是尽光头。知公内集多佳话,北海瑶樽笑转悠。
熊良工先生及家属与北京友人合影
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纪念活动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26.次韵良工先生兼贺文/方奇
生平妙笔写春秋,唯有诗书未足求。双庆古稀逢吉月,二毛经注出沧州。风流倜傥欣陈照,儒雅温文已白头。乐享天伦无憾矣,常钦快意自悠悠。
作者注:二毛,即注诗经之叔侄。喻先生父子皆著名诗人。
熊良工先生29岁时风采
27.步熊良工先生原玉祝贺古稀双庆文/罗良勇
极婺双辉庆仲秋,如君成就更何求。生徒数用成千计,文字功成遍九州。瓜瓞绵延夸后劲,芝兰并茂笑从头。今朝寿宴高朋满,宋雨唐风合璧悠。
熊良工先生39岁时风采
28.良工夫妇古稀双庆次韵文/吴计和
一瞥惊鸿甲戌秋,与君对座复何求。钟鸣鼎食曾三世,作赋登高睨九州。城北小街牌达旦,熊家大屋酒扶头。如今秀色常堪啖,清女银屏舞影悠。
作者注:
1994 年与良工先生同时调入宿松县第二中学,一见面甚觉其相貌不凡。后对座办公,常谈诗论赋。
熊公以赋名世,近代世祖在民国盛极一时。
曾于良工先生家玩牌,两大肚妇(一为先生姨妹,一为贱内)相守通宵,被先生传为笑谈。
曾被先生邀至熊家大屋参观祠堂祖墓,一屋长老陪酒。大醉而归。
熊夫人名汪小清,电视上常见其表演。
熊良工先生49岁时风采
29.步韵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华诞文/徐宪臣
指点江山七十秋,满园桃李复何求。三千弟子赢天下,万丈文光耀九州。纵是银须连皓首,依然健步立潮头。红旗圆月庆华诞,福寿林中歌舞悠。
熊良工先生59岁时风采
30.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韵示贺文/石春华
大地飞歌共唱秋,红衣白马复何求。清词裹梦穿沧海,晓月牵情下九州。桃李三千修志道,诗书五味暖心头。人生至此如荷叶,托得明珠掌上悠。
熊良工先生69岁时风采
31.步韵和宗兄良工《古稀双庆感怀》文/熊源泉(枫叶如丹)(池州)
古稀康乐正金秋,任自逍遥且莫求。忆昔乘风腾赋浪,而今策马逛诗州。高标德善黉门范,朴素情怀梓里头。节至孟冬春亦近,观花品茗笛声悠。
熊良工先生风采
32.步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示贺文/一杯清茶
挥翰华润韵登秋,唤起诗兴熟刻求。一水流通渠四海,千山沐浴露方州。羡君潇洒天之乐,怀旧情恩默念头。难得古稀双庆贺,庭园云雨静优悠。
熊良工先生风采
33.和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文/项冰
相如椽笔著春秋,韵海经年多探求。胸吐文章兴古邑,墨涵锦绣赋神州。五车但得有青眼,七十何妨笑白头。华诞宝婚同国庆,望墙乐事思悠悠。
熊良工先生风采
34.敬步熊良工先生韵兼贺先生七十寿辰文/陈小虎
庆门硕果傲金秋,珠玉何劳象罔求?千古文章出江左,一从风骨识荆州。翁将青眼频留客,情胜朱衣暗点头。家国今斟增寿酒,年年岁岁乐悠悠。
熊良工先生风采
35.再贺熊老师七十华诞文/徐宪臣
儒冠岁月又经秋,三十八年歌好逑。夜雨敲窗游韵海,小清作伴钓芳洲,儿孙弟子迎朝日,竹马红绳到白头。华诞中秋连国庆,佳肴美酒乐声悠。
熊良工先生风采
36.步韵唐伯虎亦为赴熊先生寿宴再贺一律文/陈为群
风光一路度春秋,石上三生咏好逑。喜有诗朋飞韵事,适当云雁下汀洲。贺词句句祝君寿,美酒杯杯醉笔头。家庆偏逢连国庆,天恩月健两悠悠。
熊良工先生夫人汪小清女士(宿松中学退休教师)风采
37.步唐先生韵再贺熊先生一律文/周凤保
才人佳话定千秋,记得当年赋好逑。潘令风流追韵事,关睢妙曲下河洲。文章大雅堆书案,骚体情怀寄笔头。我欲称觞无别物,只携短句兴悠悠。
熊良工先生夫人汪小清女士(宿松中学退休教师)风采
38.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大寿文/王日耀
又逢海屋喜添筹,七秩斑斓美不收。诗入心田滋肺腑,赋刊金石耀春秋。书香传世孜孜乐,桃李争芳矻矻修。为祝遐龄申悃福,莘莘学子纵情讴。
熊良工先生、汪小清女士伉俪
39.贺联一副文/吴国栋
出彩熊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贺寿诸友,诗中盛赞七旬翁。
熊良工先生全家福
40.敬贺熊良工老师古稀华诞贺联一副文/周善德
律骈两胜,文章八斗篇篇老;德艺双馨,硕宿七旬岁岁春。
41.秋的路上——写在《原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教师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贺诗贺词贺联》读后文/胡方明
金风为你舒缓荡漾,秋雨伴你点滴安祥;时光为你缠绵绕指,岁月为你淡泊飘香。剪一段秋日时光,把愉悦温馨珍藏,让如期而来的温暖,陪伴你在金黄的路上。
昨日霜降,明日重阳。温一壶皖蜀春酒,送你桂花飘香。遥颂寿星安康,古稀双庆吉祥!
42.奉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韵凑律兼贺文/段劲松
贤师七十不知秋,白马青衣写意求。赋路穿花生妙笔,诗山弄柳映神州。良工倜傥攀龙首,好汉风流占鳌头。烽火鲤鱼山未雪,苍松翠柏挺悠悠。
作者注:凉中倚烽火山,二中靠鲤鱼山。
43.敬贺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贺联一副文/王金良
赋路三千,情系烽山南水岸;雁程七万,心怀梦海彩云边。
作者注:烽火山枕于凉亭中学,南门河流经宿松县城。
44.贺同乡熊老师良工先生古稀庆韵文/许艳缤(原名许唐求)
少小立志铸春秋,吟诗作赋良师求。善心为魂育学子,亦师亦友誉神州。儿孙绕膝寻常事,家国情怀在心头。三十八年婚庆日,古稀双节乐悠悠。
45.敬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寿诞贺联一副文/陈德群
寿比南山松不老,名冠松滋水长流。
46.贺熊老师古稀双庆与国庆同辉文/陈文鉴
贤师生辰非一般,借得东风本不凡。红旗万卷迎朝旭,圆月一轮共婵娟。家国共庆诞生日,古稀人生方过半。伉俪情深子孙贤,无疆万寿比南山。
47.读良工老友双庆贺诗有感文/石秀春
菊灿枫红金桂香,重阳时节读华章。温文尔雅诗风健,韵墨流芳千载长。
48.恭贺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文/朱庆明
诗书翰墨发旧家,文章妙笔自天涯。传道授业追邹鲁,栽桃育李吐芳华。诗赋并秀称楷范,琴瑟和鸣唱晚霞。七秩初度师犹健,期颐之约总无差。
49.奉和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文/马宏伟
白驹过隙七十秋,先生风采斥方遒。熊氏法典誉"三杰",名门翰墨香九州。兰亭逸韵成佳趣,松兹名流占鳌头。双节携侣共起舞,一脉含情情悠悠。
50.敬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华诞文/王金良
秋花秋叶映秋山,劲柏苍松耐岁寒。老叟七旬传雅韵,姜公皓首入仙班。诗山瞩目前程远,赋路萦回大道宽。家国贤师同庆贺,清歌圆月满堂欢。
51.贺熊良工先生华诞与婚日双节庆贺联一副文/朱庆明
松鹤同春,寿开七秩;翁媪比翼,爱续百年。
52.贺熊良工老师七十大寿文/马宏伟
喜看风采今犹在,谁言七十古来稀。偕侣邀朋游四海,把酒吟诗访剡溪。赏竹观松娱胜景,逸情兴赋得天机。回首峥嵘岁月久,知音相伴情依依。
53.鹧鸪天·熊良工先生古稀寿诞随感文/胡方明
歌赋陶醉天地间,学为人师驭教鞭。笺墨随心任挥洒,意境能透九重天。
随畅想,思路宽,楚辞骚体下笔端。古稀双庆胸怀寄,松鹤延年谱新篇。
54.贺熊老先生寿辰贺联一副文/祝瑞松
天与稀寿伉俪齐眉双节同庆放华彩,得米望茶夫妇携手丹桂芬芳飘异香。
55.贺良工先生七十大寿(步良工先生《古稀双庆感怀》 原韵)文/李仕媚
风雨阳光七十秋,初心不改漫索求。笔走龙蛇惊四海,胸藏锦绣誉九州。半世良师持筠节,一生益友温心头。琴瑟和鸣百寿庆,再赋新词喜悠悠。
56.贺寿联(其一)文/胡方明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国庆中秋逢双庆;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古稀寿诞谱新篇。
横批:古稀双庆良辰共工
57.贺寿联(其二)文/胡方明
诗赋凉亭歌上座,稀龄喜晋长春酒,天上众星拱北斗;桃李芬芳乐无忧,熊府欣开松鹤图,世间无水不朝东。
58.贺熊老师古稀双庆文/邱彬
双庆古稀在宿松,门前桃李伴仙翁。讲台三尺度日月,粉笔春秋傲梅红。
59.依韵奉和熊良工老师《古稀双庆感怀》兼贺文/周善德
魁儒晋秩喜添筹,授业黉门卅五秋。苏府文章辉赤县,熊庭律法誉神州。诗程九万松间鹤,赋路三千浪里鸥。伉俪情深深几许,齐眉比翼似从头。
作者注: 熊庭,指以安徽省宿松县高岭乡黑洋河熊家大屋(现宿松县高岭乡社坛村熊家大屋)籍官吏、学者熊佐虞之子熊元翰、熊元育、熊元楷、熊元襄及其孙熊材达为代表的熊氏法学家大家庭。 熊元翰、熊元育、熊元楷、熊元襄、熊材达均为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法学学者。尤以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为最,独步法苑,蜚声宇内,享誉海外,是清末民初法学界翘楚、我国著名的现代法学传播者、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奠基人。因其对中国近代法学成长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被誉为“三熊”“熊氏三杰”。 熊佐虞系熊良工先生曾祖父,熊元襄系熊良工先生祖父,熊材达系熊良工先生二伯父。 熊元翰、熊元楷、熊元襄另加安徽凤阳籍熊仕昌(1883-1953年。举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潜伏胡宗南身边期间与周恩来单线联系、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建国后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中国驻英国大使代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中共中央社会调查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传奇特工熊向晖之父。中共“龙潭前三杰”为李克农、钱壮飞、胡底,“龙潭后三杰”为熊向晖、申健、陈忠经)等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京师(即北京)棉花胡同上六条创立安徽法学社,藉以举办学术联谊活动,编辑出版法律书籍,介绍西方法律制度,传播法律知识,开展法学研究和法律普及工作。安徽法学社创立后十多年间,编辑出版了《京师法律学堂笔记》《熊批史阙》《熊氏判牍》《熊氏判决》《国际诉讼条约》《约章新编》《检察制度》《京师地方审判厅法曹会判牍汇编(刑事)》《现行法令解释汇编》《现行刑事法规大全》《六法全书》等等大量法律书籍。 其中,各种法律书目达二十二卷本的《京师法律学堂笔记》(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岩井尊文等口授,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熊仕昌编篡)丛书最负盛名,构成了中国现代法学的“元代码”,一直再版至今。该丛书包括《法学通论》《国法学》《法院编制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民法债权》《破产法》《监狱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经济学》《财政学》等15种、计22册(其中,《经济学》《财政学》为民国元年即1912年再版时增加),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法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律制度,在中国第一次完整地输入了西方的法学理论和知识,其中许多内容在当时的中国亘古以来闻所未闻。 该丛书作为传播先进法律知识的载体在中国近代法学的诞生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引进了新的法律术语,普及了基本的法律理念,构建了近代法学学科体系,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学各分支学科的成长,是奠定中国近代法学之基础的清末民初三套法学著作和教材之一,是中国最早出版、最完整、最权威的两套现代法学著作和教材之一(另一套为浙江金华籍汪庚年篡《法学汇编——汪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毫无悬念地是中国现代法学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级法学专著。该丛书自问世至今百多年来一直重印不歇、再版不断。近年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多个版本在全国发行,时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灿若星斗、熠熠生辉。 安徽法学社总共存世十余年,对中国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传播现代法学知识作出了卓越而又独特的贡献,在中国近代法学史上留下了光辉而又永恒的一页。安徽法学社为后世留下来的无价瑰宝——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丛书,百十年来,灼灼其华,历久弥珍,时至今日依然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熊佐虞,字仲山,“熊氏三杰”之父。清同治年间入读国子监,清同治丁卯科(1867年)副贡,候选直隶省(辖境约现河北省、天津市)州通判,诰封中宪大夫,吏部主事加四级。中年辞官归里开设“新园讲社”学馆,训导子侄辈积学成才。著有《熊批史阙》《新园诗古文集》《史评》《读汉书论略》等书。 熊元翰(1872-1950年),字砚恒,熊佐虞长子,优廪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庚子、辛丑并科江南乡试第282名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科会试第82名,殿试一等第104名。钦点主事,签分吏部考功司,诰封中宪大夫。后考入京师法律学堂,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优等”成绩毕业(综合成绩74.17分),给副贡出身。历任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民事二庭庭长。因时局动荡于1919年退居乡里。归里后参与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版《宿松县志》编篡,任宿松县县志局编修。编著《检察制度》、三卷本《熊氏判牍》,参与编篡《京师法律学堂笔记》。 熊元育,字谷恒,熊佐虞次子,优附生。居乡里管理田产、庄园,放弃入仕,毕生田园学者。襄赞安徽法学社,参与法学社法学书籍编辑。编著《约章新编》。 熊元楷(1880-1961年),字矩恒,熊佐虞三子,优廪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补行丙午科优贡第17名,丁未科朝考一等第76名,钦用江苏候补知县。后考入京师法律学堂,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最优等”第4名成绩毕业(综合成绩82.37分),给副贡出身。历任江苏吴县第二初级检察厅监督检察官、直隶省第二高等检察分厅检察官、直隶省高等审判厅推事、上海地方检察厅主任检察官兼法官考试监试委员、中华民国司法部行政司科长。著有《宋人如语诗选》,参与编篡《京师法律学堂笔记》等。 熊元襄(1882-1924年),字燮恒,号师蘧,熊佐虞幼子,优附生。清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科拔贡朝考一等第8名,钦用江苏补用知县。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最优等”第1名成绩毕业于京师法律学堂(综合成绩83.72分),给副贡出身。历任中华民国司法部佥事、中央司法会议议员、司法部民事司第二科主任、司法部刑事司第四科主任兼办第一科事务、司法部刑事司第二科主任、司法部刑事司代理司长(两次)、中华民国驻日本留学生监督处总务主任、司法部刑事司第三科主任、司法部刑事司司长兼甄拔律师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监狱官考试典试委员、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兼法官再试典试委员会审查员、安徽省审判厅厅长、安徽省检察厅厅长。参与编篡《京师法律学堂笔记》《六法全书》《熊氏判决》《现行刑事法规大全》等。 熊材达,熊元翰次子。早年毕业于直隶省保定府育德中学,后考入中华民国司法部法官训练所第一届,1930年以“甲等”成绩毕业(综合成绩81.06分)。历任中华民国司法部总务司第一科办事、河北省高等法院三分院推事、中华民国司法部总务司第二科办事兼甄拔律师委员会事务及法规研究委员会事务、隆昌地方法院第二任首席检察官、江北县首席检察官。校对熊元翰所著《检察制度》,襄理安徽法学社事务。
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丛书(22卷本)(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岩井尊文等口授,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熊仕昌编篡)
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丛书(22卷本)(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岩井尊文等口授,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熊仕昌编篡)
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丛书(22卷本)(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岩井尊文等口授,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熊仕昌编篡)
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丛书(22卷本)(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岩井尊文等口授,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熊仕昌编篡)
近年出版发行的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丛书(22卷本)(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岩井尊文口授,熊元襄、熊元楷、熊元翰、熊仕昌编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附:熊良工先生简历
熊良工,男,1951年生,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原宿松县凉亭中学语文教师,1994年调入宿松县实验中学。2011年退休。宿松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宿松县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编委。
——————————————————————
《原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宿松县实验中学教师熊良工先生古稀双庆贺诗贺词贺联59首/副》原文网址如下:
原文网址:https://www.meipian.cn/374ja68e?share_from=self
链接怎么添加不上去?{:5_148:}
满堂华彩,良辰吉日!{: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 六一. 发表于 2020-12-10 18:01
满堂华彩,良辰吉日!{:m ...
满堂华彩,诗耀词辉。{:5_170:}{:5_170:}
文人荟萃,才子佳人;尽展芳华。古稀双庆福绵绵,喜逢盛世乐心田! 浩淼 发表于 2020-12-14 10:47
文人荟萃,才子佳人;尽展芳华。古稀双庆福绵绵,喜逢盛世乐心田!
人文荟萃!{:5_170:}{:5_170:}
{:5_158:}{:5_158:}{:5_158:} 东大街 发表于 2020-12-21 18:16
{:5_170:}{:5_170:}
{:5_170:}{:5_170:} 何仁 发表于 2021-1-16 00:00
{:5_170:}{:5_17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