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 发表于 2020-12-29 12:03

宿松建行:开展“感受地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职工户外活动

   宿松建行工会组织“感受地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职工户外活动,参观了廖河古戏台、罗汉尖革命纪念馆、抗战时期的兵工厂等地,聆听革命故事,“重走红军路”户外活动。大家感受到黄梅戏发源地浓厚的乡土文化、了解到罗汉尖革命烈士英勇抗战故事、切身体验到红军的艰辛。活动中深入了解乡村文化,掌握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第一手资料,职工通过购买农户土产品、自酿白酒、在贫困户家用餐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廖河古戏台位于北浴乡廖河村,这里是黄梅戏的摇篮。
宿松知名书法家蒋在文先生撰写对联。
古戏台历史悠久

廖书记绘声绘色讲述曾经的故事,黄梅戏在当地依旧有许多人在传唱。

昔日只能隔河相望,现在有铁索桥相连,给小河安上琴弦,随着行人欢快的脚步,伴着潺潺河水,奏着幸福欢快的乐章。

合影留念,期待再次相逢。

      纪念馆
   罗汉尖革命根据地位于罗汉山村,馆内陈列着抗战时期军用品及日常用品。罗汉尖位处皖鄂两省蕲春、黄梅、太湖、宿松四县交界之衢,主峰海拔1011米,素有“大别南来第一峰”之称。罗汉尖及周边地区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有着光荣革命历史。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这里就在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建立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1935年9月,红28军政委高敬亭、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派汪少川带便衣队的罗汉尖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12月,“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在罗汉尖正式成立。

宿松建行行长刘青松同该村朱书记亲切交流。
参观、观看壁画


战争时期用品

听朱书记解说
照相留念

走红军路

“小战士”相互搀扶着

雄赳赳气昂昂的“红28军”

胜利会师
终点为卡子门,至此走了整整2个小时。

与在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八路”会师。
抄起家伙练习起来

参观兵工厂
军民一家亲

购买土特产


当地酿酒作坊。酒香、纯,用纯粮食加泉水酿造,别具风味。

      凯旋归来顺便参观造纸厂
造纸厂

处处是风景,目不暇接


河水清澈见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松建行:开展“感受地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职工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