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北浴乡:筹拍红色电影 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4月6日,由宿松县北浴乡牵头筹拍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女子便衣队》已通过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审批。这部电影以史实为依据,通过艺术手法,再现以红军游击队女交通员朱彩英为首的七名女交通员面对凶残的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革命战斗故事……
“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讲好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红色故事,教育引导群众珍惜美好生活,汲取奋进力量,我们从去年5月起,就开始筹划创作、拍摄这部电影……”北浴乡党委书记郭芳红是筹拍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女子便衣队》的组织者,还是策划者。
郭芳红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28军利用北浴乡罗汉山与湖北接壤的特殊地理优势,创立罗汉尖革命根据地,成立朱育祺创建的大中华抗日救国军。红28军及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在坚守北浴乡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的岁月中共牺牲红军659人;北浴乡1934年至1937年间,被杀群众100余人,参军牺牲336人,并诞生40余位革命烈士,朱赛英烈士是其中之一,她还是新中国前一百名女英烈之一,牺牲时43岁。是这些先烈用鲜血及生命,为后人构筑起不朽的精神丰碑,在宿松人民革命斗争史上永远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让更多的后人了解这段历史,北浴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罗汉尖革命根据纪念馆,修缮了朱赛英烈士旧居、红军山林医院。如今,这里成为皖西南地区红色旅游重要景点,并成为宿松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朱赛英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为了保护红军伤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宁愿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牺牲精神啊!所以,我想以她为原型,将罗汉尖女交通员的革命战斗事迹写成剧本,展示出来,让我们的下一代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谈起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初衷,《女子便衣队》编剧宋海明说。
宋海明介绍,《女子便衣队》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重要论述为创作基点,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大别山的红军与反动派武装进行殊死斗争的历程为时代背景,以红军队伍里七名女情报员的英雄事迹为故事线索创作的,讲述的是以朱彩英为代表的革命老区的妇女,立场坚定的献身我党与反动派坚持斗争的革命事业的故事。朱彩英原是普通的农村妇女,接受党的思想熏陶之后,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并组织、发展身边的妇女并肩战斗,在隐蔽的情报战线上,为地下党组织及红军传递了大量对敌斗争的重要情报,最终不幸被捕,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据了解,在成功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女子便衣队》剧本的同时,宋海明还顺利完成以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红军游击队英雄事迹为素材的八场黄梅戏《北浴烽火》的剧本创作。《女子便衣队》由上海电影集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将于5月份开机,7月份上映;目前,该电影是安徽省首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红色题材电影。《北浴烽火》已在组织排演,将于9月份参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郭芳红表示,对新时代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女子便衣队》的拍摄,是北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结果;该乡通过创新党史学习教育举措,以光影的再现方式,让人们沿着红28军及大中华抗日救国军的战斗足迹,重温那段光辉历史和红色记忆,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行力量。(作者:孙春旺)
来源:中安在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