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北浴乡:多元共建 擦亮“平安边界”新名片
连续10年,全乡无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多次被评为安庆市平安先进乡镇、市信访工作“三无”目标管理先进乡镇、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乡镇和市创建无邪教示范乡镇……这是安徽省宿松县北浴乡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取得的成绩单。近年来,北浴乡始终以示范村为引领,实现乡村管理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路子,积极打造“平安边界”新名片。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北浴乡位于皖鄂两省交界处,与湖北蕲春县张榜镇、向桥乡和安徽太湖县刘畈乡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省际边界线长达44公里,其中41个村民组与蕲春、太湖接壤。特殊的地域、复杂的社情给北浴乡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北浴乡积极创新社会治理,狠抓“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北浴乡从深入研究“枫桥经验”和全面掌握社情、村情、民情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全乡各村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阵地建设,建立了以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包户的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建立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化解工作机制,要求网格员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提前介入、快速处置;对于难以就地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向网格长报告,网格长即安排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对难以及时作出调解的,即移交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调解。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发展专业调解组织建设,已在北浴警务室、乡综治维稳中心分别设立警民联调室和乡贤调解室,并在全乡6个行政村分别设立村级乡贤调解工作室和成立村务理事会。村务理事会成员从在当地有威信的人员中选任,负责调解经村支两委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截至目前,由乡贤、农村“五老”组成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已壮大到23人,覆盖全乡各村。
增强基层治理新效能
网格化阵地和专业调解组织的建设,为北浴乡抓实抓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十年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在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同时,北浴乡还针对刑满释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等群体,逐一成立由乡村干部和警务室、司法所、卫生院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关心帮扶小组,包干落实日常帮教和管控工作,及时掌握这类群体的各方面情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除此之外,该乡积极依托建立的禁毒反邪教教育实践基地和新媒体平台,针对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禁毒、反邪教宣传;并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平安村”“平安屋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让“平安”的春风吹进辖区每个角落。
“现在,我们这里的社会治安秩序越来越好了,村庄环境越来越美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北浴乡罗汉山村俞上组七旬老人朱金果,从小在北浴乡长大,他目睹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浴乡社会治安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随着“平安边界”建设的不断深化,北浴乡与周边省县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经贸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一个开放融合的北浴乡、一个和谐文明的北浴乡,呈现在人们面前,“平安北浴”已成为辐射大别山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作者:孙春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