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作文】 修身养德·矢志不渝
【教师下水作文】2021安徽高考作文题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教师下水作文】 修身养德·矢志不渝 退休高级教师刘 喜古代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之辩证论述。《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如汉代扬雄就以射箭为喻,让“弓”发力,让“矢”冲击,把“的”作为目标而成为“义”。这个“义”就是人生的道德、美德,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灿烂的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道德义举”之果。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水滴石穿,这乃是目标专一的结果。一个人要修身养性,仅仅有“空想”还是不能实现远景“义举”目标的,必须要言行一致,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付诸于行动,用恒心毅力去陶冶情操、在社会的大潮中去加钢淬火、锤炼砥砺。有的人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即使付诸于行动了也将功亏一篑。 一个人有理想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有行动。作为当代青年一定要胸怀大志,树立远景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实现人生目标,励志成才,跟随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端正思想,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如教育家斯霞所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道德品质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由此可见,道德品质与修身养性是多么重要的呀!她与“道德义举”乃孪生兄妹,一脉相承。 由于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与环境不同,其享受的物质基础也会不同,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乏。然如,尽管如此,我们的思想就不能贫乏、不能空虚,我们的灵魂深处决不能肮脏!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把“义”作为人生向往的目标,严格区分“义”和“不义”的言行举止,让“义举”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退休高级教师 刘喜 写于2021-6-7中午)
{:5_170:}{:5_170:}
宿+松 发表于 2021-6-8 13:48
谢谢“宿+松”敬的花朵,致敬致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