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承毅:退而不休情系桑梓 老有所为不忘初心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开展党史教育,就是引导、鼓励我们同学们不忘初心,不忘革命先辈,要接好他们的班。” 在五里初中“最忆党旗红·百场红色安庆大家讲”的宣讲活动现场,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正在用饱含深情的话语为学生们讲述老红军书法家黎光祖的故事。 情系桑梓化春泥 这位老人名叫黎承毅,今年72岁,是一名老党员干部。2009年12月退休后,黎承毅老先生本可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却又担负起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重任。 任职来,他带领乡村关工委发动全乡168名“五老人员”,托管起1097名留守儿童,建立起“五老”托管留守儿童责任制,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行为上管教、学习上辅导、生活上照顾”的职责,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成为留守儿童口中的“暖心爷爷”。在他的努力下,十年来,全乡留守儿童做到了无辍学、无打架斗殴、无违法犯罪。 孤儿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总是倾情关爱,倍加呵护。黎冲村孤儿黎立述上七年级,因缺少生活费辍学在家。黎承毅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村里将黎立述送到万元中学,为他交了400元生活费,并连续交了三年。 在带头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的同时,他还千方百计牵线搭桥,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助学助困活动。十多年来个人累计捐资救助贫困学生15000元,并募集爱心资金295000元,救助了146名贫困大学新生。 弘德扬贤树新风 黎承毅老先生还担任着乡贤文化研究会五里乡分会会长的职务。在工作中,他主动谋划乡贤文化研究工作,带头搜集格理当地历代乡贤的资料,挖掘整理出《能聚又贵能散的黎西桥》和《诗书为民、情系桑梓的黎光祖》等一批古乡贤材料,通过文字形式将道德精神与力量流传于世,引领文明乡风。 在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他不断探索,开启了乡贤应用的“新模式”。通过开展乡贤文化进礼堂、家训族规朗诵会、家风家教宣讲等活动,他把乡贤“请”进礼堂、课堂、会场,讲述身边乡贤好人感人事迹,把乡贤文化和乡贤精神转化为口耳相传的故事,让党员干部以及群众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感悟和接受,达到崇德向善的目的。 同时,他充分发挥乡贤德治、善治的力量,牵头成立乡贤调解工作室,并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成立“流动乡贤调解工作室”,让乡贤参与到群众来访、矛盾调解中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乡贤现已成为当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五里乡也连续多年获得省市县级平安创建类的荣誉称号。 余热生辉,老有所为。如今,黎承毅这个72岁的伏枥老骥依旧活跃在乡村一线,为家乡振兴做出贡献。(夏全宝)来源: 五里乡
{:5_138:}{:5_138:}{:5_138:}{:5_138:}{:5_138:}好人 老一辈多好,如今老师变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