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网办公室 发表于 2022-1-4 09:11

熊国华: 用做公益之心 当好农村交通劝导员

    “用做公益之心,站好每一班岗。”这是安徽省宿松县高岭乡农村交通劝导员熊国华写在劝导日志上的座右铭。
      今年52岁的熊国华,2020年下半年应聘为农村交通劝导员。上岗后,他一刻都不闲着,头戴劝导帽、身穿黄马甲,手持劝导旗、口含哨子奔走在高岭街,维护交通秩序,护送学生上下学,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血的教训,让他成为“义务交警”
    熊国华家住高岭乡高岭街,家门口是省道桃五公路,每天大货车川流不息。2008年3月的一天,熊国华年仅4岁的堂妹在横穿公路时,被一辆大货车刮倒,虽捡回一条性命,但永远失去了一条腿。这起事故让熊国华认识到车祸的可怕。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当地公益组织,在穿上志愿服的那一刻,他萌发了做“义务交警”的念头。
    从那时起,每逢节假日高岭街拥堵时,熊国华就穿上志愿者马甲,上路疏导交通。堵车了,大伙首先想到的是熊国华。有的街坊邻居就给他打电话:“老熊啊,堵车了,快来指挥。”只要接到电话,熊国华总是快速赶过来,把路疏通。好多次为了疏导交通,他耽误了自己的生意和家里的事,可他一干就是8年。
劝导交通,他使命在肩
   2020年,宿松县公安局交管部门在高岭乡物色农村交通劝导员时,高岭乡推荐了熊国华。
    “接到乡政府领导打给我的电话,我很激动。为了不辜负乡领导的信任,我放下了手头的生意,报名参加农村交通劝导员培训。”在谈起应聘成为农村交通劝导员时,熊国华依然激动,“现在,我可以名正言顺参与交通管理了。”
    熊国华每天8时前上岗,沿着街道走几圈,发现违停的车辆就通知车主开走,不要占道。然后,他就守在易堵路段,挥舞着旗子进行劝导、提示。遇到难以解决的交通问题,他就立即和辖区交警中队联系,搬来“救兵”。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微信运动记录超过2万步。
去年清明节前一天,熊国华看到一位老人艰难地推着一辆三轮车上坡,他连忙跑过去。在得知老人的车没电时,他便把车推到自家门口充电。5月底,熊国华在护学时,发现一名小学生没有家人来接,他便骑着电动车将小学生送回家。
    去年5月,桃五公路维修改造,高岭街经常堵车,熊国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修路以来,就连下班后他都不敢离家太远,生怕路上堵车自己赶不回来疏导。好几次,深更半夜被路上堵车的喇叭声吵醒,他一骨碌爬起来穿上马甲,打开肩灯,前去疏导。“累点没什么,看到路通了,车不堵了,我就开心。”熊国华说。
公益之心,让他无怨无悔前行
   “交通事故可怕,但交通事故可以预防。”这是熊国华的口头禅。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和宣传文明交通的重要性,他每天上岗后都会打开劝导岗亭的大喇叭,诵读一些交通安全警句和安全知识;拿着交通安全宣传材料,向村民发放讲解,提高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老熊干劝导员工作,我是支持他的。再说我们的孩子都大了,没有什么负担。他干得开心就好。”熊国华的妻子何华珍说。这两年,遇到熊国华有事出门或者是劝导压力大,她便接过丈夫手中的劝导旗顶上去,街坊邻居都夸他们是“夫妻搭档劝导员,一份工资两份力量”。因此,熊国华夫妇被当地公益组织评为“公益之家”。去年6月,熊国华被评为“安庆好人”。(李政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熊国华: 用做公益之心 当好农村交通劝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