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凉亭镇:“议事厅”里夕阳红
“每天不到这里来一下,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哪怕坐半个小时,也能感受到由衷的宽慰。”这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凉亭镇凉亭社区烟二组吴正普老人的话语,也是该组所有老人的感受。在凉亭镇沿河街一间商铺的后屋客厅内,每天聚集着一批来自集镇周边的老年人,多则二十余人,少则也有七八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90岁出头,最小的也是花甲老人,既有从领导岗位离退休的党员干部,也有身居农村的普通百姓。这些老人没有搓牌赌博的陋习,相聚聊天、参加公益活动成为他们共同的爱好。
78岁的冯旺民是这间房屋的主人,早年从事业单位退休,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后,他孤单一人住在这里。他曾长期从事兽医管理工作,加之又是一副热心肠,乐于助人,在当地很受邻里尊敬,也与许多空巢老人和离退休老同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以来,他家便成了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成为大家公认的老年人“议事厅”。一年四季,几乎每天上午8时左右,老人们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冯旺民也早早地烧好开水,擦净桌椅板凳,备上一壶免费的茶水,大家一起聊天、议事,同时还替周边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
“如果不是大家的热心帮助,恐怕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凉亭镇紫庵村吴维艳老人发自内心地说,每当谈起这段经历,吴维艳眼中总噙满泪花。81岁的吴维艳家住紫庵村转上组,老伴去世后,他在街上租房住,日子过得尤为艰难。多年来,因要求儿子承担赡养费用导致家庭矛盾激化,他一人租房独居。得知这一情况后,“议事厅”的老人们通过家庭走访,一面向其儿媳宣传孝老爱亲的道理,一面又向当地一家个体企业的老板推荐,为老人安排一份在家能做的手工活,让他自食其力解除了生活后顾之忧。后来,家庭隔阂消除了,老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如今他全家对“议事厅”的老人们感激不尽。
类似的例子在这个“议事厅”内还有不少,如靠“议事厅”牵线搭桥,凉亭社区烟一、烟二组近百亩抛荒地顺利流转,宣传移风易俗红白喜事从简、为困难学生捐款助学等,这些都倾注了“议事厅”老人们的心血,也让“议事厅”成为凉亭镇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安徽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