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 发表于 2022-3-1 08:16

隘口乡:大棚成为乡村发展的“香饽饽”

    宿松融媒讯初春时节,位于隘口乡隘口村的种植大棚内,一朵朵的羊肚菌撑开一张张“小伞”长势喜人,妇女们正在忙着采摘、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安徽省委老干部局驻村帮扶以来,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入手,依托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建成了占地40亩的44个一年四季适用种植大棚。2021年,隘口村“两委”干部到山东东平考察黑(白)木耳种植,发现黑(白)木耳的种植周期与羊肚菌可以完美衔接,黑木耳种植周期是每年的3月到6月,羊肚菌是11月到次年2月。今年,隘口村将在羊肚菌种植间期,利用建好的羊肚菌大棚,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计划种植25万棒,预计能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5余万元。
 羊肚菌收获完毕,接着立即可以栽种黑木耳。望着长势良好的羊肚菌,大棚技术员龚结祥开心地说:“大棚可是我们村的‘香饽饽’。2021年初,收获羊肚菌2000多公斤,销售收入20余万元。去年,隘口村再次利用产业发展衔接资金和帮扶资金扩建大棚12个,预计2022年收获羊肚菌超4000公斤,收入超40万元。”

 据了解,在种植期间,大棚里进行划沟、播撒菌种、覆土的村民有20多人,每人每天100元,还解决了2个长期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隘口乡以“五大板块”发展为重点,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采取“党建+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种植技术,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和农业增值空间,进一步激发农业产业活力,引导村级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培育了新动能。隘口村将引进安徽霍山石斛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市场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米斛。利用省委老干部局帮扶资金100万元,新建占地15亩的米斛大棚20个,由公司提供种苗、管理技术和产品回收。已签订第一期合作合同,合作期限五年,每年每棚给予一万元租金和两万元产品,此项村集体经济收益60余万元。


 安徽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驻隘口乡隘口村第一书记郭培良说:“大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错,是我们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今后,我们将积极探索适用四季大棚的特色种植,提高大棚种植成果,扩大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特色产业种植的附加值,真正做到强村富民有门路、农民增收有渠道。”(通讯员 石庆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隘口乡:大棚成为乡村发展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