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 发表于 2022-4-25 08:22

陈汉乡钓鱼台村召开《追梦古镇历史 探索旅游文化》座谈会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施计划,让老百姓早日过上舒坦幸福的好日子,钓鱼台村村支两委找准发展定位并问计于民,于4月23日上午在村部会议室隆重召开了《追梦古镇历史探索旅游文化》座谈会。


    会议邀请了原钓鱼台乡书记李松林,陈汉乡乡贤文化研究会会长马树林,陈汉乡退休干部梅开泉,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副主编廖理南,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吴汉生,陈汉乡钓鱼台籍原钓鱼台初中校长梅才旺、陈恪、陈小中,原钓鱼台初中工作过的部分退休和在职教师代表以及钓鱼台村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徐永康主持。前任支部书记朱金艳介绍了近年来钓鱼台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在今后乡村振兴中旅游事业发展的总构想。梅才旺提出成立钓鱼台历史文化研究会并介绍了现任合肥良米科技法人学生张万林投资建设钓鱼台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意向;陈小中介绍了今年县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开发钓鱼台旅游事业”的提案。李松林、廖理南、马树林、梅开泉等老领导高度地肯定了村领导的先进理念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合理化的意见。与会人员就钓鱼台村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提出了许多十分中肯的建议,为家乡未来的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


历史人物方面:
    古代有陈家老屋两位进入国史的著名人物:一是陈武,东汉时东吴偏将军,小说《三国演义》有18处描写,被三国史学家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二是陈汉,洪武十七年(1385),因功高德厚,太祖皇帝亲迎入阁拜相,加封为龙阁大学士和光禄大夫。陈汉乡是全县十三乡九镇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乡镇。


    近代有众位抗日英烈。原桥头屋:“罗汉尖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司令员”朱育琪,副司令员朱国璋(朱育琪堂兄),新中国前一百名女英烈之一朱赛英(朱育琪堂姐);陈家老屋:罗汉尖大中华救国军书记陈启元,侦察排长陈秉阶等。
现代的有:张家屋解放军少将张乐元;銅鼓屋民间艺人洪水仙等。


历史文化方面:
    明永乐六年兴建的佛教寺庙玉枢观至今保留着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杨森题写的观名。陈汉玉枢观在《安庆府志》、道光版《宿松县志》和民国版《宿松县志》均有记载。现钓鱼台村部是在始建于1970年的陈汉高中(现隘口高中前身)后改为钓鱼台初中的旧址。原钓鱼台乡政府所在地也在此地。


地理环境方面:
    钓鱼台村位于钓鱼台水库中上游,村居大都依山傍水。环库公路、大桥早年通车,湖中三座岛屿除了玉枢观由民间开发为佛教用地外,其余两个岛屿可建红色教育基地和养老中心。目前已建有一座“网红桥”,每年四季均吸引了大量游客。如果再建两座特色桥梁连通三岛,与环库公路相接,对钓鱼台旅游开发会更具意义。“高峡出平湖”的钓鱼台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我村将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村支两委一班人将团结全村人民,借乡村振兴的东风齐心协力地把钓鱼台村建设成为生态化的湿地公园,着力打造使之成为宜居宜旅宜养宜业的人文钓鱼台,同时我们将努力地把未来的钓鱼台建设成为全乡、全县人民的钓鱼台。”徐永康如是说。(陈小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汉乡钓鱼台村召开《追梦古镇历史 探索旅游文化》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