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良:退伍兵勇接“接力棒” 助推乡村振兴蝶变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学习军人、尊重军人的良好风气,在全县上下营造“双拥”浓厚氛围,“今日宿松”政务微信陆续推出“退役军人风采”系列报道,通过展示退役军人代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可贵品质,号召全县广大干群向他们学习、致敬。宿松融媒讯 在部队他是一名铁血军人,铮铮硬汉,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转业到地方后,他永葆军人本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身先士卒,克难攻坚,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续写在大地上,深受群众称赞。他就是安徽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驻隘口乡隘口村第一书记郭培良。
郭培良(中)与村民在羊肚菌大棚基地
2021年5月,在接到安徽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后,郭培良主动请缨,报名驻村帮扶。
“郭培良1991年入伍,在部队历练了28年,2019年来到我们老干部局,代表的是我们省委老干部局全体干部的初心。他是一名老兵,有着造福一方百姓的赤子之心,当时让他下派赴村,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他的责任,他一定会做出成绩来的,我们也会大力支持的。”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夏小飞对郭培良充满信任。
“偏远、根穷”是曾经的隘口村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印象。而现在村里内外水泥路平坦宽阔、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民的钱袋子日益“饱满”,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活脱脱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不用说,又来了一位好干部,都是下来为我们办实事、好事的。”隘口村的村民们交口称赞。在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后,省委老干部局并没有就此松劲,而是立足乡村振兴持续发力,派来郭培良驻村,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前进。
“我本就来自农村,我来必须吃住在村,就是村里一份子。”郭培良住下来后,完全适应了乡土生活,他积极在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支部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报到第二天,郭培良就组织第八批选派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村情及人员的相关情况。隘口乡党委副书记周丽丽说:“胜非其难,持之者其难。第八批下派干部自报到以来,坚持找准定位、吃住在村、工作主动、学习勤奋。他们做到了对工作情况心中有数。”
“我准备一手抓村支部建设,一手抓产业项目,把原有的油茶、丑橘、蕲艾管理好,把羊肚菌和黑木耳大棚建好,再准备找一些企业和村一起联合养牛养鸭,增加村集体收入。”郭培良的心中盘算着一件件要做的事,内心非常坚定。
当前正值高温天气,还是暴雨易发季节,靠天吃饭的庄稼,必须科学施策。最近一段时间,郭培良每天都是与村民一起在大棚里同劳动,共甘苦。大棚里温度高,又闷又热,但他比其他人都来得早,走得迟,看着这些寄托着富民强村希望的大棚,他内心更多的是兴奋。
与他一起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何亚东对他十分敬佩:“郭书记时刻将群众利益挂心头、放枕边,不怕吃苦,生活简朴,他的真走访勤调研,广纳民情民意,善解民忧民困,用心用情真帮实帮,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也越干越有劲。”
把心留在基层,把情系于乡邻,郭培良的到来,让隘口村一帮干部有了主心骨,乡村振兴的愿景也越来越清晰。
“他是读书人,有人文情怀和博爱之心,他有情怀,有思想,作为我们的队长,我们对乡村振兴的成果充满期待。”驻村工作队队员项星球说。
如今的隘口村已经是隘口乡先进村,宿松县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扶上马、走一程,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期,我们作为第八批下派干部要认真接过接力棒,在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继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战,朝着共同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社会建设稳步前行。”郭培良说。(融媒体记者 司舜)
{:5_158:}{:5_15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