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威集团张小青:风口不是短期的机会主义
11月16日,由《中国经营报》与中经未来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2020中经前沿科技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中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被评为“最佳商业领袖奖”,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战略委员会主席、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张小青出席并发表演讲。张小青表示:“风口不是短期的机会主义,而是追求长期的顺势而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企业发展的智慧之道。”
27年前,正威集团起步之时正值改革开放春风的上升期,赶上了深圳经济特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期。在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正威集团首次进入百强,位列第91位,在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名列第2位,其中,华为第一。
“正威集团先后经历五次战略危机,也完成了五次基因升华,实现了从石头到插头,从沙子到芯片的全产业链发展,正威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长长的影子,是深圳特区建设的长长的影子。”张小青说道。
谈及正威集团五次跨越式增长,张小青表示,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也得益于集团掌舵人王文银对企业智慧发展之道的把握,即0-1的创新维度、1-100的产业集成维度以及100-100万的金融化维度。
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事实上,无论是新基建、新风口还是新技术都离不开创新。
“从产业来讲,这意味着国内产业链将迎来补链、延链、强链的发展高峰期,全球会有更多企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这对企业家而言,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张小青说道。
在张小青看来,新挑战蕴含着新机遇,而把握机遇的关键在创新。0-1的创新维度,其核心正是创新。“创是更新知识,新是启迪智慧。创是理论突破,新是实践的改变。创成的可能性有99%,新只有1%。今天创新之难,难在不仅是技术和产品创新,更在于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产业链创新、产业生态的系统创新,谁率先在产业生态和产业链创新上取得突破,谁就能率先占领市场竞争中的制胜高地。”
对于创新带动发展,正威集团深有感触。“正威从最开始做电线制品到专注产业链经营,一贯秉持向创新力要利润的理念,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变。我们把5万元一吨的普通金属铜变成500万元一吨的单晶纳米铜线,把1000元一吨的塑料变成100万元一吨的聚酰亚胺,把不值钱的沙子变成价值连城的芯片。”张小青说道。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受到冲击,各领域产品积压、物流中断或效率降低、复工受限造成工厂减产或停产、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对自主创新的迫切需求,中央高层提出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以举国之力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为我们率先走出困境、擘画未来找到了智慧发展大道。”张小青说道。
在张小青看来,全球各地有很多很好的企业,但是比较分散,正威集团要把这些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千亿生产基地,万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区域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这样,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都会有质的提升。这就是1到100的产业集成维度。
对此,张小青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只有把珍珠穿成一条项链才能成为无价之宝。”
张小青表示:“一个地方只有一家企业,或者几家大型企业是不够的,只有做成一个产业集群,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生态流,实现万流归宗,才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客户链、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最终形成无边界链。”
而对于100到100万的金融维度,张小青分享了正威集团的成功经验。“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金融就是一台时光机,在当下和未来之间做价值转换。面对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我国有两台发动机需要启动,一是新基建,二是新消费。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金融这台时光机的支持。借助平台资源形成整合,用好金融的法宝。正威国际集团是一个集成、推广、创新于一体的超级平台,我们依托这个平台能够聚集大量的优质资源,让它们在平台上实现完美的整合,实现裂变,为企业本身创造巨大的价值。”张小青说道。(李哲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