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皖美村支书”风采展示】肖素平:秀美村庄背后的绣花功夫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树立凭实绩论英雄、以实干促振兴的鲜明导向,今年2月份,省委组织部在全省范围内选树了148名“皖美村支书”,宿松县2名村党组织书记成功入选。为营造学有标杆、干有示范、做有榜样的浓厚氛围,“宿松党建”开设专栏,对两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供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借鉴!肖素平:秀美村庄背后的绣花功夫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bL2iaicTYdZn5aEZHyV2j0PbCh4LCsBovgsHBjAr1yVQBdiar75ia1dgR4n7PPcLOErbE9QgKVSWb8JMRQamotcviaQ/640?wx_fmt=gif 肖素平,女,汉族,安徽宁国人,大专文化,1976年2月出生,1995年6月参加工作,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宿松县程岭乡龙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得2010年、2014年、2017年宿松县计划生育先进个人,2019年、2020年宿松县委县政府表彰先进个人,2020年宿松县委县政府表彰疫情防控先进个人,2021年获得安徽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是安庆市十八届人大代表、宿松县十五届党代表。
狠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
从上任党总支书记开始,肖素平就着力龙安村的发展大计,她认为龙安村破除落后困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的问题,只有“人”得到发展,龙安村才能得到发展。
加强村班子建设,从书记做起。肖素平甫一上任,就用脚步丈量全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凡事躬身亲为,发挥村支书示范效应。
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干部能力。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工作再忙,从未动摇。肖素平带头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把村“两委”班子建设紧紧地抓在手上。另一方面,从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潜力上入手,针对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
完善村班子结构,发展有生力量。为应对村“两委”班子结构老化问题,肖素平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3名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让2名大学生、退役军人顺利进入村“两委”班子。依托产业优势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加快村民致富的步伐,肖素平立足实际,带领“两委”班子成员,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积极谋划本地产业。
因地制宜,建成各类产业园。2019年,利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5万元,建成15亩香菇基地,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21年,利用财政衔接资金65万元,建成20亩火龙果园,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2万元。
快速发展,建设农业生态园。2022年,龙安村被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依托王湾水库,建设龙安村综合农业生态园,发展采摘、观光种植业,目前生态园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已搭建8亩红美人柑橘大棚,红美人柑橘苗长势喜人,搭建葡萄大棚6亩。
产业融合,打造多元综合体。按照产业规划,龙安村将结合资源优势,相继围绕王湾水库和麻木山做好山水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到2025年,综合农业生态园将打造成为瓜果蔬采摘、木屋民宿、露营烧烤、儿童乐园、水上乐园、水库观光垂钓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龙安村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流转土地1600亩、山场400亩,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种植油茶、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推动农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bL2iaicTYdZn4L4U7u0K9DUSQPSTApT9Y7MmnV3E8uOtKxiaQsliawIjSuS3MC5P3OADyQbqc0w7avFySe9UZPiboZg/640?wx_fmt=png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增彩赋能
肖素平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打造龙安新名片、推进龙安新发展的有力抓手,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完善“一约五会”。成立以老党员、新乡贤等德高望重的村民为主的村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整治工作,主导监督农户做好“门前三包”,转变不良生活习惯。在村“两委”和理事会共同努力下,下肖冲累计清运陈年垃圾20车,拆除残垣断壁16处,平整土地1200平方米,填埋旱厕12个,新增改厕6个,新增绿化200株,新增“五小园”8个。整个下肖冲人居环境面貌大变样。
建立爱心超市。龙安村在程岭乡率先建立爱心超市,实行积分兑换制,根据该制度,村民可以通过“美丽庭院”和“文明户”评比、“好婆婆”“好儿媳”评选、村规民约履约情况、自觉参与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投工投劳等方式累加积分,村民可以兑换电饭锅、食用油、洗衣粉等日用品以资奖励,年终时,对积分排位靠前农户进行表彰,发放荣誉证书。不仅能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并且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热情,凝聚向上向善共识。
开展村内评比。在村内开展评比,并建立红黑榜,将评比结果公示上墙,以提升群众荣辱感促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乡贤、理事会在村民组开展户评比,把积极参与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主动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养成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对象纳入红榜,对不配合、不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对象纳入黑榜,公之于众,提升群众荣辱感,唤起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bL2iaicTYdZn4L4U7u0K9DUSQPSTApT9Y7MmnV3E8uOtKxiaQsliawIjSuS3MC5P3OADyQbqc0w7avFySe9UZPiboZg/640?wx_fmt=png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为改善龙安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肖素平积极主动与县直部门对接争取项目,加大了龙安村基建的力度,龙安村也由此完美蜕变。
完善道路交通。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便利不仅是产业走出去的关键,更是村民平安出行的依托,5年来,共投资545万元修建道路16条,里程共计12.973公里,投资20万元修建了洪垅组道路桥,从而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丰富精神文化。2019年投资40万元,建成了龙安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加强惠民建设。投资500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400万元完成农田水利改造建设,投资30万元,兴修当家塘12口,完成余塘水库大坝加固和防渗工程建设,王湾水库下游高线排洪建设。通过连续不断地投入建设,全村“双基”建设得到大幅提升。
来源:农组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