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 发表于 2023-4-8 16:29

烽火下仓——宿松县下仓镇新四军长江游击队战地掠影

    清明时节,缅怀革命先烈,来到安徽省宿松县下仓镇先进村,向安葬在这里的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长江游击队烈士墓致敬!当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看着眼前绿野花香,鸟儿欢叫湖鱼跳。四野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景象的乡村。心灵感叹,今日之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当听着下仓镇乡村老人们追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的烽火故事,脑海里似乎浮现出烽火岁月的战争场面,耳旁响起了枪炮冲锋号声……

一 保粮仓 建立游击武装
    下仓镇湖泊与长江相连,万亩良田因水资源丰富而灌溉方便,这里水稻、麦子、棉花、油菜丰收,古今数有粮仓之称。下仓镇先进村是旧时沿江水陆货运集散重要交通码头。战争年代,每到稻、麦收割季节,这里遍地硝烟弥漫,日伪军随时出动车船抢粮,国民党驻军及地方民团更是强征硬抢,为祸一方的湖匪更猖獗,杀人抢粮无恶不做,使下仓镇湖区一带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我党领导的新四军为保卫军民粮仓,在此常与日伪军、国民党反动军队、湖匪周旋进行斗争。


    1939年春季,为了更好地保护下仓这个抗日军民粮仓,时中央东南分局领导决定从新四军中抽调中共党员周静轩(江西彭泽县人)率丁忠恩、蒯文金、严有富、范中才、孙冠英等赴宿松县筹建新四军长江游击大队。筹建期间大家分头深入湖区一带各村庄积极开展群众思想工作,发动青年人参加抗日游击队,与群众抗击抢粮日伪敌顽。很快在群众中站稳脚跟。赢得百姓信任。


    1940年春季,新四军长江游击大队正式成立,周静轩任大队负责人,丁忠恩任副大队长兼任第一小队队长。游击大队经过对下仓地理位置的分析,决定由丁忠恩带领第一小队30余人驻扎在宿松今下仓镇吴圩村、九成村、先进村一带抗敌保粮。


二 灭湖匪 深得民众拥护
    下仓镇本是江北鱼米之乡,自从来了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军队及湖匪后,这里的百姓日子便不得安宁,更可恶的是,此地来了个欺男霸女,与日伪、国军、湖匪勾接的地痞流氓高牙黄。此人仗着身后三方恶势力撑腰,鱼肉百姓,无恶不做。后来坐上了湖匪三当家的位置,专门与共产党新四军为敌,常向日伪军等提供新四军活动情报。丁忠恩率游击小队驻扎下仓镇后,高牙黄视游击小队为眼中钉肉中刺,他暗中搜集游击小队情报向日伪军告密,常使游击小队遭受损失,同时,高牙黄还暗杀与游击队往来密切的革命群众。


    为了队伍扎根下仓,同时为民除害。游击小队派出侦察员对高牙黄进行摸底,经侦察员深入调查,高牙黄宿松县人,从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因吃喝嫖赌、偷盗奸淫被地方民众赶出宿松,后逃至庐州(今合肥)在妓院当打手。日伪攻陷安庆后,回到下仓镇投靠亲戚汉奸陈士良,自从与三方恶势力勾结后,高牙黄纠集一帮地痞流氓便在下仓镇强霸水陆码头,凡从码头进出货物必须向他交纳通行费。如若反抗枪杀喂鱼,货物沒收。


    高牙黄日常奸淫妇女,杀人放火,明抢暗偷,祸害乡里,地方百姓见之远避,就连小孩吵夜,听到大人哄吓说“高牙黄来了”,小孩都吓得立即停此哭声。可恶的事,高牙黄每探得新四军要运送军粮的情报,他会立即向日伪军、国民党反动军队及湖匪报告,这些敌对势力不是在路途设伏抢夺,便是在湖泊、长江中拦截。常使新四军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及损失。对此,新四军游击大队指示丁忠恩游击小队,必须快速除掉高牙黄为民除害。接到上级指示后,丁忠恩派出侦察员对高牙黄的行踪进行侦察。当了解到高牙黄每周末上午都要带3个保镖骑自行车到望江县城去喝花酒的情况,丁忠恩率领4名游击队员大清早便赶到高牙黄必经之路设伏。上午8点左右,高牙黄带着4名保镖骑车哼着黄色小调向望江县城赶去,路人见他远远躲避,当行到游击队设伏处,丁忠恩与4名游击队员从树林中跳出拦住去路,高牙黄见此忙弃车而逃,游击队员们将顽抗的3名保镖击毙后,与丁忠恩围追高牙黄,穷途末路的高牙黄一边拼命逃窜一边射击顽抗。最终被游击队员围住,在宣布其罪恶后,丁忠恩当场将其击毙,此举,吓得湖匪们再也不敢到下仓镇一带活动。新四军为民除害铲除地痞高牙黄后,下仓镇百姓奔走相告,象过年似的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共产党新四军游击队为民除害,赢得了下仓镇革命群众的拥护。


三 炸船只 消灭反动军队
    1938年6月份,侵华日军在攻占合肥、安庆后,兵分水陆两路进犯宿松,水路以波田支队为先遣军,106师团随后跟进,配合海军陆战队从安庆溯江而上,宿松湖区沿江乡镇相继陷落,国民党68军奉命驻防宿松沿江一带,战斗打响,守备部队不堪一击。败退后,约有一个连的兵力没来得及逃走,便躲藏在湖区芦苇荡中,这帮游兵散勇远远躲着日伪、湖匪,不敢与之做对,确勾结地方民团,常打着国民党正规军抗日救国的旗号在下仓一带强征军粮、强抢渔民所捕鱼虾。若遇反抗,便开枪杀人,放火烧房。扣押百姓船只财产。甚至抢盗新四军购买的军粮。


    一日黑夜,这帮国民党散兵游勇获悉新四军有一批军粮藏在现今先进村几名革命群众家里,他们便趁夜黑包围了村子,杀人放火烧房 威逼群众交出粮食,见烧杀吓不到革命群众,气急败坏的散兵游勇只得在房内翻箱倒柜挖土寻找,在找到一些粮食后,怕游击队闻讯赶来,匆匆忙忙用马车将粮食抢运走。


    为了严惩这帮祸害一方的国民党游兵散勇,新四军长江游击大队决定为民除害予以打击。由于眼线众多,加上有地方民团团副二流子宋世哄暗中通风报信,这帮狡猾的家伙,多次逃出了游击队的围奷。


    一日,丁忠恩在与当地一位名叫胡松玉的老师谈起这帮国民党游兵散勇祸害乡里的事时,胡松玉献计说:这帮游兵散勇常驾船在湖上强抢渔民鱼虾,强收捕鱼税。游击队可扮成渔民在湖上寻找机会消灭这帮祸害。听了胡松玉献计后,丁忠恩当即向村民借来几条鱼船,与30多名游击队员扮成渔民在湖上捕鱼,果然一帮游兵散勇驾着两条渔船向游击队船只奔来,一名领头的国民党军官与民团团副宋世哄正喝叫着交纳捕鱼税,丁忠恩一招手,游击队员调转船只将两条渔船围住,游兵散勇们发现情况不妙时,为时已晚,丁忠恩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从渔船上拿出枪支、手榴弹一顿轰炸,特别是班长严有富的机关枪一顿扫射,7个游兵散勇全中枪落水喂了鱼虾,宋世哄与几名反抗的游兵散勇慌乱中刚跳水逃命,当场被轰炸的渔船炸得不见人影。这一仗狠狠打击了那些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游兵散勇及地方民团嚣张气焰,此后他们再也不敢与游击队发生正面冲突。


四 杀日冦 捍卫红色土地
   1940年5月份,田野麦子接近成熟,丁忠恩率游击小队战士们至下仓镇先进村毕岭屋场驻扎,在与当地群众研究抗敌保粮事宜时,汉奸陈士良得悉情报后,立即向日伪军告密,驻扎江西彭泽县的日伪军300余人乘快艇扑向毕岭,游击小队原本可以避其锋芒迅速转移,但考虑到当地群众生命安全,丁忠恩果断命令几名战士将毕岭及周边屋场群众快速转移,为掩护转移的群众,游击小队只能靠大刀、长矛、土铳及一挺机枪和几支步枪与300多名日伪军作战。面对武器精良强大的敌人,游击队员们打得非常顽强。班长严有富的机枪扫射,更是打得日伪军不敢向前推进。战斗从早晨打到中午,日伪军发起6次进攻,都被游击队员打了回去。


   眼看着十几名士兵被新四军一挺机枪打死打伤,带队的鬼子少佐恼羞成怒,立即喊来狙击手对付严有富。此时机枪子弹所剩不多,派去另一驻地运子弹的战士还没赶回阵地,敌人再一次又发起冲锋,班长严有富心情焦急,当他回过头向运送子弹的方向望去时,敌人阻击手瞅准机会射出的一颗罪恶子弹击中了他,他晃了几下倒在地上。
子弹运到,面对敌人发起的疯狂冲锋,旁边的一名战士赶紧接过机枪向敌人扫射,但精准度不高,对敌人构不成威胁。此时敌人疯狂进攻的喊杀声震醒了昏迷中的严有富,他拼命挣扎着爬起来,接过机枪顽强地向进攻的敌人一阵猛射。杀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吓得连滚带爬往回跑。望着眼前狼狈逃窜的敌人,严有富带着微笑壮烈牺牲。
丁忠恩考虑到敌众我寡,乡亲们也转移脱离了危险,便命令游击队员们背起伤亡的战友趁敌人逃窜的机会快速撒出战场。
    在边打边撒退中。眼看日伪军追的很紧,游击小队在经过一个村庄时,一位老乡含泪要求游击队员们将严有富遗体藏在他家,丁忠恩同意后,与游击队员们把日伪军引离村庄,钻进湖中芦苇荡安全脱险。日伪军见湖中芦苇一眼望不到头,不敢追击,对着芦苇荡一顿轰炸后撒回了彭泽县驻地。此次战斗,打出了游击队的威风,使日寇对新四军长江游击大队闻风丧胆。在沿江宿松湖区地界上再也沒有往昔的嚣张气焰。
五 忆烈士 红色记忆传承
    当站在革命烈士严有富的墓前,深切怀念这位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烈士时,下仓镇先进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咸凤介绍说:为发掘红色教育资源,纪念缅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 2019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对战斗牺牲在宿松县的新四军长江游击队战士严有富烈士墓进行修缮,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测绘,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修缮方案后。投资50万元,修缮了严有富烈士墓及其附属设施,修缮后的烈士墓坐东南朝西北,依地势而构建,墓冢和祭台均为大理石砌筑铺设,祭台周围建有花坛绿化带,主体占地面积640平方米。
    安庆市自然和资源规划局驻先进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胡小进、汪先庚、王启侦经常领着来村考察的客人至烈士墓瞻仰烈士,向来客介绍烈士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汪先庚向客人介绍说:抗日英雄烈士墓的修建,历史价值高,教育意义深远。遗址的建设和保护体现了宿松人民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崇高敬仰和对牺牲烈士的深情缅怀,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正值清明时节,每天都有学校师生、一些单位工作人员和群众来烈士墓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作者:宋海明)
来源:中国晨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烽火下仓——宿松县下仓镇新四军长江游击队战地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