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 发表于 2023-4-19 23:38

【安徽日报】春到八里江

 又是一年春好时,邀约几位朋友同游长江八里江。大家一同驱车出宿松县城,经过复兴路,再从驿三闸边驶入长江同马大堤,转至永天圩,来到了八里江边。  我们正走在三江口的沙滩上。所谓三江口,就是江心洲把长江分隔出的两条支流,以及鄱阳湖出水口,三江在此交汇。三江口距离江西湖口县城的水码头八华里左右,所以这一江段称之为八里江。实际上当地村民口中的八里江范围要广得多。据传“八里江”的称谓在元朝时就已经有了。  永天圩内满地金黄的油菜花,圩堤上绽放的樱花,以及堤脚下粉嫩的水菊、青绿的荠菜,刚刚拱土而出的芦笋苗,共同装扮了八里江的春天。沙滩上细如粉末的沙粒,被江浪冲洗出一条条弯弯的波纹,像水面上泛起的涟漪。我们走过的沙滩,留下踏雪寻梅般的脚印。  这里也是八里江上视野最开阔的地方。远眺庐山峰峦起伏,对岸的石钟山钟灵毓秀,往前看得见鄱阳湖大桥,江心洲上林立的电力风车,近前是长江上穿梭的船只,摇曳的白杨林,构成一幅八里江春江画图。今年长江水位不高,但江面却像海一样蓝蓝的。风把江水一波一波送上沙滩,响着柔软的哗哗声。  想起史料记载的一则文坛佳话。公元1303年的3月3日,元朝的一班文人墨客,齐聚八里江边桑落洲的牧鹅林里,纪念书圣王羲之诞辰一千周年。元代画坛泰斗赵孟睢⒏呖斯Х直鹨浴渡B渲尥??健肺?獠淖髁嘶?2唤?锌??糯??颐堑蹦曜骰?保?岵换峋褪俏颐窍衷谡玖⒌奈恢媚兀康蹦昴挠薪裉烊绱说拇航?谰啊?/size]  一同出游的夏友明是江豚保护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介绍道,江豚是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喻为“水上大熊猫”,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1200多头。八里江段,特别是三江口,有众多的回水湾,水流平缓,鱼类繁多,水草肥美,给江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年奔走呼号成立江豚保护协会的倡议者,正是安徽农业大学的何家庆教授。  站在沙滩上看永天圩,一间三层建筑的民房楼顶上,横着“八里江江豚观察站”的牌匾。当地宿松县汇口镇的村民2018年成立八里江江豚保护协会,协会设立了江豚观察站,组织了一支江豚义务巡护队。对面江心洲的村民接着也自愿成立了八里江江豚保护协会的分会。安徽师范大学也在这里设立了淡水生态学八里江观察点。江豚保护协会观察有记录,巡护常态化,为保护江豚发挥了突出作用。  参观完江豚观察站,我们继续在永天圩堤上欣赏八里江的春景。历史上,这里是灾难频发的地方,几乎年年有洪灾。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水》诗,就是记录这里的洪灾。1998年长江大水,永天圩破圩泄洪,一排排民房卷入狂魔般的江水里。如今,长江流域得到了彻底治理,江湖安澜,苦难已经成为了昨日的记忆。眼前,蓝天白云,水清木秀,鸟飞鱼跃。八里江畔处处生机盎然,洲区群众安居乐业。  溯江而上,我们来到皖鄂交界处归林段的一处回水湾。相传是古代陶渊明写“风阻规林”诗和周瑜设八卦阵的地方,现在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江豚湾”。由于不是主航道,水域宽广,江豚喜欢这样安宁温馨的环境。“在八里江,早晚可见三五成群的江豚,人们曾经在三江口回水湾看到了近百头江豚逐浪戏水、嬉闹游玩的壮观场景。”夏友明说。  江风拂面,水波粼粼。对岸的江心洲白杨碧岱,两岸油菜金黄,绿油油的麦苗已是疯长的季节。“江豚湾”的河床较深,曾经是历史上的长江崩岸处,江边全部是护岸石。这里襟江带湖,龙感湖相隔才几华里,有水有林有麦苗有莲藕,同时也是一级野生保护候鸟白天鹅天然的栖息地。媒体报道,去冬今春有近万只白天鹅在曹湖村前的八里江滩涂上栖戏。江面上,天鹅时而低空飞翔,时而嬉戏觅食,成为一道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这也是目前八里江上最大规模的天鹅群到此越冬。江豚巡护队的队员们同时也承担了白天鹅的巡护任务。  白天鹅刚刚离开八里江,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一路向北,到冬季又要回来。江豚继续在春江里快乐地休养生息。江豚和白天鹅汇聚的八里江,该是怎样神奇的地方!想起清朝彭玉麟描写八里江的诗句:“桃花岑旧飞红雨,桑落洲新长绿芜。惟有疲民苏未易,不堪庚癸岁频呼。”那时春色虽好,但水灾兵祸,民生多艰。如今春和景明,万象更新,乡村振兴,八里江迎来真正的春天!(吴云涛)【2023年04月19日第10版】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作者: 吴云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日报】春到八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