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 发表于 2023-5-4 09:38

网络安全丨电信诈骗真案例,上周累计被骗94.5万(9)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增强我县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民对各类电信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切实维护网民自身利益,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每周定期梳理全县发生的各类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本期为第九期),通过“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电信诈骗网络宣传,向广大网民宣传普及反电信诈骗知识,全力营造网上“全民反诈”的高压态势。

据统计,上周(4月17日至4月23日)公安机关接到电信诈骗报警共12起,共计被骗损失约94.5万元。典型案例梳理如下:
一、2起系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骗子通过网络广告链接与被害人取得联系,称其所提供的投资App利润更高、更安全,诱导被害人下载APP进行投资,前期以小额提现骗取被害人信任,后通过虚假数字增长吸引被害人继续投资,诈骗被害人385000元和287023元不等。
二、2起系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通过冒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称被害人身份信息涉嫌犯罪需配合调查,后诱导被害人转账至骗子提供的账号,诈骗被害人120900元和6600元不等。
三、2起系冒充电商客服诈骗。骗子自称电商或物流平台客服,称被害人所购买的商品损坏可获取相应赔偿,后被害人按照对方提示操作,诈骗被害人7400元和6110元不等。四、2起系虚假服务诈骗。骗子通过冒充京东客服和微信客服,称被害人京东“白条”或“合约”存在异常和微信“百万保额”每月月费800元,需关闭为由,诈骗被害人8200元和4000元不等。
五、其余4起分别系冒充企业法人诈骗、虚假购物诈骗、刷单返利诈骗和虚假贷款诈骗。骗子分别以假冒企业法人骗取财务人员信任、酒店虚假购买按摩椅、刷单返利连单后无法提现和被害人提供贷款服务需刷银行流水等方式实施诈骗。该4起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分别被骗50000元、40000元、25500元和5037元不等。
温馨提示:近年来,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但骗子的诈骗手段基本如出一辙:1、引流-通过投放广告网罗目标,建立联系。2、洗脑-交流投资经验,获取初步信任。3、诱导-推荐理财App,小额投资试水。4、收割-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刺激加大投入后无法提现。
网络安全防诈小招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3.不转账: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

来源: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安全丨电信诈骗真案例,上周累计被骗94.5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