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河 发表于 2023-5-5 09:13

肖国齐:不改军人本色 坚持服务为民

不改军人本色 坚持服务为民   肖国齐,男,汉族,现年54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龙山街道龙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1987年11月应征入伍,1993年1月退役,2009年8月进入龙山社区工作,至今在基层工作16年。


    先后获评安庆战“疫”好人、宿松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宿松县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宿松县疫情防控优秀工作者、宿松县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2022年度“宿松好支书”。
   曾经6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肖国齐坚强的意志,十多年的苦难创业磨炼了他倔强的性格。2009年,他弃商回村干起了为民服务的事业。十多年来,他始终铭记初心和使命,发挥领头雁作用,坚持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全力抓好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征地拆迁等各项重点工作,将原本的“落后村”变成了闻名的“优秀社区”。


内外兼修强本领
   “给他人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桶。”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他就很清楚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重要性。他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建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每次召开党员大会时,他总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书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悟讲给大家听。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党员干部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肖国齐深知自身在计算机操作使用方面的短板,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一有时间就向年轻人请教计算机操作知识。


坚定不移跟党走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求我们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这是肖国齐对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理解。


   龙山社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原因,一直处于县经开区征地拆迁工作的主战场,每年的征迁工作任务都很繁重。为更深入了解百姓对征迁工作的想法,这么多年来在征迁工作中,都会看见肖国齐一遍又一遍走访被征地户,了解诉求,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和法律法规,一趟趟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与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


    特别是2020年国庆期间,拆违整治工作推进缓慢。肖国齐站了出来,带领“两委”干部从身边人着手,不分白天黑夜入户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户两间铁板房如期拆除。他说:“作为‘两委’干部,这时候就该做群众的表率,自家人不先拆,还有什么资格让别人拆。”之后的几个星期,肖国齐一次次上门沟通,向群众讲解政策、分析利弊,拆违不拆心,整治工作得以快速推进,老党员、居民代表不断自发加入工作中,形成了“干部带头干、群众一起上”的浓厚氛围。整个国庆期间共拆除违建11户,平整450平方米,粉刷墙面32000平方米,105国道沿线市容市貌显著提升,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村庄建设是肖国齐进村后时刻关心的事。肖国齐与两委成员结合社区内相关重点工作,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为龙山社区量身制定了龙山社区《居民公约》,将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其中,让群众自己做主,相互提高、相互监督,把文明新风尚落到实处。为使环境卫生长期保持,在肖国齐的提议下,通过居民代表大会成立“环卫监督委员会”,由4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成,对辖区内各户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卫生进行监督和测评,督促清理,更好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让环境卫生常态长效整洁。
   群众的疾苦是肖国齐的心头大事,在脱贫攻坚期间,肖国齐带领扶贫工作队,坚持统一的政策、口径和标准,运用“实地看、表上查、当面问、统计算、会议评”等方式,通过农户申请、入户核查、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程序,对全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锁定84户331人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为了“不落一人”,肖国齐同志常常工作到深夜,和村民座谈,宣传扶贫政策,劝导贫困户不等不靠不要,用勤劳实现致富梦想。通过肖国齐的认真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对已脱贫户的帮扶一如既往,严格做到“四个不摘、四个不减”。




“我们要以龙山人民生命安全为己任,不畏艰难困苦,当好守护神……”2020年的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干部连续奋战四十多天,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军人“退伍不退色”。


   看到防控物资紧缺,肖国齐还主动向镇里捐出了1000元钱,希望为抗击疫情多出一份力。“我是党员向我看齐”,这是肖国齐在抗战“疫”线的口头禅。在疫情防控面前,肖国齐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担当作为,给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身先士卒勇担当

    从挑起党总支书记这副担子起,肖国齐就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的带领下,“两委”班子齐心协力,社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过去社区辖区内矛盾纠纷易发、频发,他在接待办理群众诉求时,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称、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情办事”,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化解。为发挥党员干部在调解矛盾纠纷中的先锋作用,他创新推行“四必访四必到”,做到信访户必访、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突出事件必到、有婚丧事件必到、群众有不满意情绪必到,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周日接访日”“老干部、老党员调解”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农民群众各种诉求,确保矛盾纠纷不出村。他常常动情地对大家说:只有沉下身子,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肖国齐:不改军人本色 坚持服务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