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 发表于 2023-5-13 14:22

千岭乡:土地“为媒” 做好产业兴旺“大文章”

宿松融媒讯 “小田变大田”,土地平整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双招双引”,考察客商络绎不绝;耕作栽植,广袤田野一片繁忙。时下的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产业发展的号角全面吹响,兴业富民的步伐加快推进。
       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由之路。面对土地抛荒和产出率不高的实际情况,千岭乡组织乡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授课解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探索一条符合乡情的产业发展路径。“土地分散在各家各户,不便于机械作业、规模生产,难以发展特色产业,以往也有人想来投资,看到这种零散的土地,也就没有兴趣了。”千岭乡新前村党总支书记夏长明感慨地说。       “到汪岭村来的客商一批又一批,有种植高粱的、有种植南瓜的、有种植红薯的,以往无人问津的土地如今成了‘香饽饽’。”千岭乡汪岭村党总支书记王后雷自豪地说。发生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推行的土地流转,汪岭村将各家各户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实施“小田变大田”工程,客商直接与村对接,为他们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王后雷算了一笔账,通过将以往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整平,铲除田坎间沟壑等,土地总面积增加7%,同时生产亩均成本下降10%,对外发包价格增加20%。农民收入提高了,客商也乐于投资兴业,产业发展这篇文章也就“做活”了。       在汪岭村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整墒疏沟、播种覆膜,一片繁忙景象。“贝贝南瓜果肉色泽金黄,让人非常有食欲。薄薄的一层表皮下面满满的瓜肉,一口下去满嘴香甜软糯。因为口感好,贝贝南瓜深受市场欢迎。”王后雷介绍道。为避免“一时热”,千岭乡广泛调研、充分论证,选择适合本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种植品种,确保把产业发展方向选准、选好。       “千岭乡以土地‘为媒’,做好产业兴旺‘大文章’,呈现出处处有建设场面,村村有特色产业的生动局面。”千岭乡党委书记杨燕臻说。(通讯员 吴平)来源: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岭乡:土地“为媒” 做好产业兴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