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胜松:砥砺初心展本色 基层一线显担当
砥砺初心展本色 基层一线显担当 石胜松,男,现年55岁,中共党员,2021年11月至今任竹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荣获2004年度宿松县先进个人、2005年度宿松县先进个人、2006年度宿松县先进个人、2011年度宿松县先进个人、2011年度获宿松县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度获宿松县计划生育先进个人、2016年度获宿松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度“宿松好支书”等荣誉称号。自担任竹墩村党总支书记以来,石胜松同志始终怀揣着为民服务的初心,紧紧守护着脚下这片家乡的土地。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抓党建、谋发展,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带领支村两委根据村实际,深入实地了解、探究规划,积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选准蓝莓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带领全村5000多名群众走上致富路。
从制度抓起,夯实支部党建工作基础。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勤政廉政;坚持自身带头,作出抓支部党建工作的公开承诺,明确每位支部成员的党建职责。
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特别对预备党员、培养对象、积极分子组织学习,进行党性教育,学习政策文件,从思想上培养他们树立为民务实、廉洁自律、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严格要求支部发展党员严把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22年发展2名新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抓好党建的同时带动团建促进妇建和民兵工作,指导支持工青妇、民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的作用。
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全体支部党员干部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带着感情解决问题、工作成效接受村民的监督。通过学习,支部将所有问题列成清单,坚持聚焦问题、重点突破,逐项落实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能。
石胜松同志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种植业,主攻林木业、水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流转土地1000余亩,昔日荒山变绿荫成片的蓝莓园,全力打造涵盖从高标准种植、冷链分拣系统到产品初加工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蓝莓企业。预计2023年产蓝莓鲜果100吨,年产值1000万余元。企业带动附近村民居家就业年均增收100万元以上,人增收约5000元。荒地变绿荫、环境更美丽、村容村貌更整洁,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竹墩“蓝魅”显特色,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用项目建设助推基础设施发展,投入资金136.615万元,对黎屋组、竹墩组等组级道路砂石硬化1520米、硬化道路1683米、墓地生态停车场507平方米,墓地路821平方米,解决了群众无路走、行路难问题。
用项目助力环境整治打造宿复线亮点。投入资金283万元,用于竹墩村宿复线公路至湿地公园路段进户路硬化,彻底改变以往房前屋后脏乱差局面、宿复线道路两旁绿化及打造特色竹墩桥头堡;投入资金20万元,对主干道路肩、绿化进行管护,改善人居环境。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村级范围内主要公路旁的乱摆乱放、乱扔垃圾等现象进行严格整治;实行环境卫生承包责任制,发动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家园清洁,改善生活环境。
石胜松同志充分发挥调解、治保、信访队伍作用,积极化解黄雀畈东区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征地信访矛盾,使安徽省黄雀畈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湿地公园项目顺利建设,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安排村治安调解委员会经常性对村域内各村民小组进行巡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同时对重点片区加大整治力度,使全村社会治安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石胜松同志多次组织开展了村规民约、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等学习,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意识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了村民爱党、爱国、热爱家乡、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
围绕“防贫、返贫”精准识别,深入脱贫家庭回头看,突出做到三个精准,聚焦“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党建引领,干部帮扶全覆盖,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治理,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县、乡政府的帮扶工作,222户712人返贫发生率为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