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 发表于 2023-10-16 10:36

柳坪乡:万亩竹林撑起富民大产业

       宿松融媒讯毛竹,是柳坪乡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为做细做精毛竹产业,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柳坪乡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成片竹林为依托,积极探索竹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竹优势”,做全“竹链条”,做强“竹经济”,着力在深挖生态潜力上下功夫,让竹资源成为村民共同致富的新引擎。       走进柳坪乡,放眼望去,万亩竹林郁郁葱葱,苍翠的竹叶层层叠叠,宛若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这片“绿海”便泛起连绵起伏的波浪。
       柳坪乡作为典型的山区偏远乡镇,耕地面积少一度制约着当地发展。为了走好产业兴旺的“自力更生”之路,柳坪乡党委、政府决定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在充分利用域内毛竹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毛竹种植面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为推进毛竹产业发展,柳坪乡一方面采取种竹“乡内自给、互相调剂”的方式,有效提高毛竹栽种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在严格兑现国家奖励政策的前提下,乡村两级也分别拿出一定资金,鼓励村民扩大竹林种植规模。目前,柳坪乡毛竹栽种的成活率在85%以上,毛竹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       在柳坪乡竹制品厂,阵阵竹香扑鼻而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分工协作。破竹、分片、拉丝、晾晒……经过一系列工序,毛竹被加工成筷子、凉席丝等产品,随后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毛竹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柳坪乡通过招商引资、“引凤还巢”、扶持本土能人,积极创办毛竹加工企业,切实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同时,为了让毛竹产业得到进一步升级、产业链也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延伸,柳坪乡党委、政府还在做全产业链上下功夫,成功引进竹器废料加工企业——竹炭加工厂。       该厂将竹制品厂剩余的废料,筛选烘干,粉碎成型,进窑碳化,包装加工成一根根黑色的竹炭,不仅增加了毛竹的生产附加值,还从源头上做到了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绿”。据统计,柳坪乡现有的毛竹加工和竹器废料加工企业每年可加工毛竹600万公斤,产值达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10个。       “以前竹子是山上的草,现在竹子可是家里的宝。”龙河村邓屋组老人邓大桂满脸笑容地说道。在竹制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现在邓大桂每年都可以通过砍毛竹、卖毛竹实现2万余元的收益。       竹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柳坪乡通过引进毛竹精深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实现稳农就业,助农增收,切实让这片毛竹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靠山”。目前,柳坪乡毛竹种植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70元,毛竹加工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50元。       如今的柳坪乡从增强内生动力出发,构建出一条从毛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将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走出了一条“抬头看竹、伸手摸竹、致富靠竹”的绿色发展新路径。(通讯员 杨贤芳)
来源: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柳坪乡:万亩竹林撑起富民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