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兹街道牌楼村:一个村庄的美丽“蝶变”
宿松融媒讯 从县城往东出发,沿S213公路,过合安九高铁干线宿松高铁东站不远,便是松兹街道牌楼新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村道纵横交错,一排排新江南风格的楼房错落有致,为民服务中心、村民健身广场、乡村大舞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移风易俗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室等一应俱全。牌楼村现有32个村民小组,人口近5200人,国土面积约8.9平方公里,耕地330公顷。境内群山起伏,风景秀丽。
“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窑厂,2013年宿松县启动美好乡村建设,牌楼村是美好乡村建设25个中心村之一,以太子庙旁边原废弃窑厂近50亩建设用地为依托,采取连片新建的方式,新建120户新江南风格的住宅,水、电、路、绿化、路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配套建设党群活动中心、市民健身广场、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公交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牌楼村党总支副书记赵高付介绍说。
近年来,牌楼村围绕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工程,在硬化、亮化、净化、绿化、文化五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通过项目实施,新建为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86平方米,建成便民服务大厅;新建农民文化活动广场515平方米、健身广场476平方米,满足群众日常活动需求。
移步不远的祝屋村民组,屹立村头寓意生活和谐幸福的“和美祝屋”景观石映入眼帘,一条条干净通畅的水泥路延伸至各户,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房屋古朴典雅,房前屋后的山地绿树成荫,令人神清气爽。
“知道屋场上在搞村庄美化建设,但不知道变化这么大,让人不敢相信。我前天从外面回来,第二天一早就沿着村庄走了一圈,越看越高兴。”在外长期务工的居民宋火友说。在宋火友的印象里,祝屋组曾是一幅脏乱差的场景:家禽乱跑,垃圾乱倒,“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没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这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牌楼村启动祝屋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成立村民议事会,建立“一约五会”制度,将美丽家园蓝图绘制的主动权交给群众,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山水牌楼、苗圃基地、城郊果园”主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破旧房屋进行修复修缮,突出产业特色,打造苗圃基地。
“我家房屋边上的空地上原先都搭建了简易棚,用来堆放农具和柴火,非常难看,现在村里通过统一规划,东一块西一块的草棚都拆除了,开辟小菜园,还围上了竹篱护栏,既美观又清爽,从外地来的人都羡慕得很。”居民司某说。
“牌楼村乡村振兴与建设美丽乡村同步实施,核心是项目牵引。”牌楼村村委会副主任胡治霞说,“全村原贫困人口129户351人,在确保脱贫任务完成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场流转改造、大棚蔬菜种植、光伏扶贫,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度集体经济收入预计为35万元。” 祝屋村旁边是怡花湾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经营花卉苗木生产销售、休闲农业、民宿、田园景观、乡村旅游等,目前已流转土地并栽种苗木200公顷,有造林苗、绿化景观苗、花卉苗、果木苗等近50个品种,年产值超3000万元。每年可为当地提供360个就业岗位,带动30户困难户在基地务工就业,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
牌楼村集体现有古河农场耕地面积25公顷,通过对外发包、入股企业分红等方式,实现年均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近年来,又发展无公害西瓜、大棚辣椒、蔬菜种植基地18公顷。“我们的辣椒秧苗已外销到岳西、怀宁等县,占安庆秧苗市场的一半。”村民张先水说。
牌楼村地理要素突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升,为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迈进鼓足了底气。
“下一步,牌楼村将紧紧抓住S249生态农业走廊建设契机,以怡花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为依托,从祝屋组向周边的王大、黎树等村民组辐射,立足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未来,赵高付信心满满。(通讯员 张思旺)
以上这篇新闻稿,在几年前本来是(浩淼)写成的初稿,几经修改之后被别人借鉴引用了多次。这次张思旺主任再一次仿照引用,也不涉及到什么版权等什么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