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 发表于 2024-1-24 23:07

千岭乡:提升护农“服务力” 打造营商“优环境”

宿松融媒讯 2023年,千岭乡共计为企业解决问题23个,企业投资舒心、产业发展提速的局面蒸蒸日上。这得益于长期以来千岭乡始终坚持系统思维,以企业发展阶段性问题和关键性难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提升服务企业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筑巢引凤,下好要素保障“先手棋”
      土地要素紧张一直是制约乡村产业培育发展的关键点。千岭乡新前村吴屋组杨家赛湖边原先是耕地和民房,但因村民大多长年在外,民房年久失修,耕地荒废长满了杂树杂草。“村里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自小在新前村吴屋组长大的在外企业家吴学海这样感慨道。
       2023年年底,千岭乡新前村“两委”走访回乡企业家时,了解到吴学海想在家乡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的想法后,便提出由村集体平整土地并流转,企业投资开发并带动的合作方式。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后,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前村就开始大力推动吴屋组土地平整工作,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300余亩土地平整和流转工作,从过去的杂树覆盖到如今的一眼能眺望到湖面,新前村吴屋组样貌一改以往。
       “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行动这么迅速是我没想到的,接下来,我们第一座烘干厂房就要动工了,未来我们的乡村农家乐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有休闲观光,还有特色垂钓和特色餐饮,相信不久后老家的人气又能聚起来。”吴学海高兴地说。




       精准驱动,补齐短板走好“关键步”
       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一直是千岭乡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投资400多万元的启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汪岭村在外务工的汪华东回乡创建的。该合作社从外地引进了优质黄桃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合作社的品牌冬桃一经上市就获得了一致好评。然而,2022年,因天气干旱原因,果实品质下降,影响了种植效益。汪岭村“两委”了解到这一问题之后,迅速向乡政府反映,在2023年为其申请项目资金24万元建设高效滴灌系统。
       2023年11月,合作社的果园里,冬桃挂满枝头,亩产超过1200公斤,预计产值超过500万元,县内外顾客订购的冬桃接连不断地往外运。“今年的收成好啊,不仅是村里富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司大妈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千岭乡坚持问题导向,善作为敢担当,聚焦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紧盯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用好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扶上马,送一程”,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抢抓机遇,落好品牌升级“决胜子”
      傍晚在千岭乡政府驻地向阳集镇散步的居民,可以看到沿街路灯上的蓝莓图案,而在这不远处的竹墩村就有1000多亩的特色蓝莓种植基地。品牌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特色产业品牌形象“软实力”建设,千岭乡创新服务举措,将蓝莓品牌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品知名度。
       为提升蓝莓产业基地形象,在蓝莓产业园内部,千岭乡专门建设了一条特色景观道路。从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到组织乡经发办、公路站、资规所等部门到场踏勘,直至后续建设中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千岭乡“店小二”们的身影从未消失。如今,一条500多米的崭新柏油路沿着产业园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延伸至远方,来往考察的客商惊诧于这处村庄里的现代特色蓝莓农产品园区,不少前来参观的企业代表们都表达出强烈的投资意愿。这里也成了当地一处新的“网红打卡点”,引来更多发展“源头活水”。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千岭乡将继续以“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感、紧迫感推动产业发展,聚焦企业发展“急难愁盼”和“关键阶段”,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以优良作风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通讯员 程鑫)

来源: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岭乡:提升护农“服务力” 打造营商“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