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宿松过大年”征文作品选登丨胡锋:过大年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toBpkIsouP75FCre3j9zdzOJYloIBibNXPDHC61eX73mcStczYw4av4nuJOyPXhiaIny60zmMVnPBKCKS1a4NYnw/640?wx_fmt=jpeg&from=appmsg这几年,我一直在县城过年。我出生成长在深山,毕业分配还是回到那生我养我的地方工作,即便后来多次改行,乃至在县城上班,每到腊月,归心似箭,一心想早点回到那片山林,只为过年。那一年,我从县城调到一个偏远山区乡工作,山区防火压力大,除夕当天依旧坚守在岗位,等临近傍晚时分才可以离开。这一年,我是在县城过年,没有回乡下去。也是自这一年,我一直未到乡下过年。无论在哪过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放鞭炮是必修课,也给了人们许多过年的氛围,大家在鞭炮声中享受过年的团聚,家家户户其乐融融。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十六天时间段只允许特定的四天放鞭炮,除夕、正月初一、初七(小年)、十五(元霄),其余时间是禁止的。再后来,任何时间都不允许。每到除夕,各家各户贴春联,才知道这是在过年,否则,与日常生活并无两样。开始几年,我无奈地接受,每天在家看看电视,带孩子四处转转。疫情三年,只好蜗居在家,哪里也不敢去。去年正月初三,为尝试另一种过年的味道,我带上一家人外出旅游,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每到腊月,老家的叔伯兄弟都叫我回去过年,哪怕玩几天也好,而我依旧坚守在县城,虽然一点年味都没有,但仍然没有回乡下。在县城过年,似乎只是在过生活,不是“过年”。在县城过年,有的只是空虚与寂寞,甚至想早点上班充实自我,从未找到过年的感觉,内心总不自觉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那个味道至今难忘。去年腊月下旬,我在乡镇街道工作7年后,回到了县直单位。新的单位必然有新的气象,我一直在忙碌着,真正体会到了“累并快乐着”的含义。除夕下午,我依旧在办公室忙这忙那,整栋大楼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在工作,内心还是满满的甜蜜。当我慢吞吞回到家时,周围的邻居有的在吃年夜饭,而我家春联还未张贴。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必定要有新的起色。初一上午,我来到单位,与值班同事聊聊天,互相拜个早年,祝福彼此幸福进步。初三下午,根据单位安排,所有同志都来加班,为次日单位举办的活动作准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不热闹。宿松作为中国诗歌之乡,如何有效擦亮这一国字号品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单位邀请了一些返乡知名诗人、记者、教授,召开新春座谈会。初四一大早,我来到办公室作些准备,原以为正月大家都很忙,预定的时间会推迟,出人意料的是,所有与会嘉宾无一迟到。会场交流气氛热烈,“金点子”频出,活动非常成功,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正月初六大清早,我翻看微信朋友圈,得知屋场一大嫂不幸辞世。按照传统,屋场在外的人都要回家祭拜。吃完中饭,我一家人匆忙回到老家。在乡下呆了三天,度过了两晚。记不得有多少年未在乡下连续住过两个晚上,即便在乡下过夜,无一例外是因为屋场有人过世,回家祭拜,每每次日便离开。初八晚上,吃过晚饭,离开山里。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大女儿也是在这村落出生的,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更深情地爱着这个屋场。屋场有着天然的慈善与宽厚,从不甄别你是谁,来自哪里,柳树也爱,松树也爱,石头也爱,小溪也爱。然而,生命的错弄,难道让我对这个屋场有几分陌生?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官居何职,是否富有,总有一个地方永远无法忘却。我想,应该是乡愁。人生,最难忘是乡愁。为了“乡愁”,为了记住家乡,为了不忘根,正月初九,新一年上班第一天,单位决定开展“我在宿松过大年”征文活动。消息一公布,或许是“乡愁”的牵系,得到了众多在外人士的支持,纷纷表示要投稿。后来,短短几天,稿件如雪花般寄到收稿邮箱。欢喜都是逐着欢喜。为了扩大“中国诗歌之乡”名片影响,也是为了落实正月初四会议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单位决定正月十一再次召开座谈会,邀请返乡在读大学生来“话诗歌、谈理想、助发展”。消息发布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很多老师、家长纷纷报名,认为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势发展,最终限于会议室原因,邀请了18名返乡在读大学生。18名学生来自全国16所高校,虽然是18个不同专业,但是座谈会依旧不出意外的取得了成功,年青人思想前卫、思维活跃,思路清晰,为如何发展“中国诗歌之乡”品牌提出了很多良好的中肯建议。好事,总会接二连三来,有人说艺术生的思维更跳跃。正月十四,单位又邀请了音乐、美术专业各6名返乡在读大学生,围绕“如何发展艺术、助力经济发展”各抒己见。虽然他们学的是艺术,但现代大学生的见识宽广,发言有理有据,可行性、操作性都很强。活动又一次圆满成功。自到新单位上班至元霄节,我好像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中,仿佛也没感觉到累,快节奏的生活似乎很适合我,其间的过年都在忙碌。过年,过大年,到底什么时间段才是过年。说法不一, 一说自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都是过年,一说仅仅正月初一才叫过年,还有说自除夕到正月十五叫过年。而我,自小到大,似乎认同自除夕到正月十五是过大年。我也不想去深究这个话题,更不会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每个人的人生不一样,认知不一样,对过年的理解自然不一样,但相信一点是相同的,过年要的是团聚,要的是亲情,要的是开心幸福。圆满相聚,来年圆满。不远的乡下,一阵阵鞭炮声响起,我知道很多乡亲父老收获了一丝丝甜蜜、一缕缕笑声、一声声祝福。我也是。这个年,是我过的最充实最难忘的一个年。(宿松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胡锋) 来源:宿松县文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