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宿松过大年”征文丨高岭中小602班 熊钊远:宿松的...
“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驮骂。”腊月里,每当听到这首春节童谣就知道离宿松的年不远了。腊月二十四是宿松本地“接祖宗”的日子,所谓“接祖宗”就是在族中长辈的带领下举行的一系列祭祀活动。这一天,对老一辈尤为重要。这一天,要么爷爷扶着孙子,要么爸爸带着儿子,又或是全家男女老少一齐去祠堂参加这个重要的仪式——祭祖。管年人端着早已准备好的“福食”恭恭敬敬地放在祖宗牌位前,接着敲三下磬,祠堂外的鞭炮,随着磬的第三声余音而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小孩们捂着耳朵看着外面由地而生的“繁星”。祠堂里的香火旺盛,子孙后代为已故亲人磕头,虽然已是天人两隔,但来祭祖的人个个都怀揣对已逝故人的怀念。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各家各户都忙着置办年货,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拎,完年鱼、福鸡、对联、年画……都要准备得妥妥当当。除夕,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上午去辞岁(祭祖),小时候总问:“爷爷,这墓里是谁,可怕吗?”不知里面正是爷爷最亲近的人。宿松的年夜饭又称“完年饭”,一家人欢聚一堂,“完年炮”一响,关上门享受这其乐融融的家宴,在整个家庭中年岁最长的老人坐上座,其余人按年龄长幼次序依次坐下。在饭桌上,老人喝酒,小孩喝饮料,家人们互相敬酒,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里全是祝福的话。小的希望老的长寿,老的希望小的学习好,事业好,样样好。半个时辰过去,菜也没动多少,毕竟,难得的团圆时刻,人们闻着饭菜香,听着祝福的话语也便满足了。大年初一,小辈们会去给族中的长辈拜年。上午,有人抬着观音菩萨到各家各户拜年,这俗称“抬老爷”。观音菩萨端坐在轿中,双腿盘坐,轿上一丝不苟的花纹,观音菩萨精致的脸庞,无不表现出匠人们对观音菩萨的尊重。人们跪在菩萨面前,祈求她的庇护。爷爷说观音菩萨人好心善,有求必应,祈福的人,观音菩萨会为他免去灾祸,让他整个家庭幸福美满。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悬灯结彩,小孩子拿着花灯,人们你拥我挤,拿着花灯的小孩更是成为焦点,灯火闪烁于“年”的最后一天。过完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打工的去打工 ,上学的去上学,过年的过程短暂而快乐。(高岭乡中心小学602班 熊钊远 | 指导老师:沈阳华)本期编辑:黎泽斌来源:宿松文学来源:宿松文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