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编辑 发表于 2024-4-10 23:51

“我在宿松过大年”丨杨辉:一万个理由回家过年


小时候总盼望着,盼望着,年快快来到哟!我想穿新衣服,吃美食,扎鸡毛毽子,想去野外辞戏(辞戏:宿松方言,也是亘古习俗,即除夕夜前上坟祭祖,以前主要局限在大年当天去墓地烧香、上供、叩拜)。可此刻,我却从内心深处抗拒回宿松过年。也许是因我重病术后心如死灰;也许是觉得自己像个废人,别人都歧视、冷漠和远离;也许是我社恐,害怕见熟人吧,也许也许……可儿子细数了我应该回家过年的一万个理由,软磨硬泡地把我安顿在了副驾驶上,两百多公里的车程,我迷迷糊糊地在梦中:一个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的怪兽向我扑来……儿子安慰说,到家了,姥姥姥爷会有办法对付它的。谁说不是呢?“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双亲尚在,青筋崎岖的双手仿佛在寒风中正抚摸着我的脊背,风席卷着年的气息,混着车流人流的喧嚣,还有各家各户制作鱼面、鱼丸肉丸、条子、雪枣、糖粑等,扑鼻的香气微微沁润着年将至的空气。喜鹊儿、麻雀呀,还有大湖上各种水鸟也多了起来,天刚放亮它们就兴高采烈地卖弄起清脆的歌喉,热火朝天地宛转的真诚地,仿佛在呼朋引伴,也在张罗着回家过大年呢!辞戏宿松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大年三十上坟祭祖,缅怀祖先,激励后人。随着时代变迁,为了方便在外地的宿松人,辞戏的时间放宽了,往往刚到腊月就陆陆续续地有人回乡辞戏,游子们相信祖宗会理解包容他们,更加庇佑他们。除夕日的上午,大哥带上家族的后生们一起去上坟。看呀,辞戏的人们,有开了很远很远的车来的,有划船穿过钓鱼台水库来的,也有老人拄着拐杖来的,更有懵懂的娃娃们欢蹦乱跳着来的。随着黄裱纸点燃,三根香插在墓碑前,族中较年长者低语:“过年了,老祖宗出来收钱吧!”纸钱需一次性燃尽且不可以捣破,待鞭炮声响起,荒郊野外的坟地笼着一层薄烟,晚辈后生依次跪拜。父母年迈,跑不了五十公里外的山路,只能留在家中双手合十、双目紧闭,口中重复念祷:“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我女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除夕夜家里的孩子们,会在当天特意叮嘱吃上一个带壳的水煮蛋,这样过年时即使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当是从鸡屁股出来的不作算。红红的春联贴得端端正正,弟媳妇更是穿得红红火火,画了眉毛点了腮红抹了香粉,从上午就在厨房准备年夜饭,嘴里还不时哼着小调:“风吹那杨柳哗啦啦啦……”吃年饭要抢早哦,越早越发越顺!才到半下午,丰富的年夜饭就备齐了:炭火炉炖条子、排骨炖豆腐、黄丫鱼焖鱼面、山芋粉圆子、萝卜圆子……还有整鸡、整鸭、一对剁椒清蒸大白鱼,白鱼完年寓意“白手挣钱,年年有余”。一年中的高光时刻:点上香火,点亮蜡烛,上菜之前老父亲非常庄重地将四方桌顺时针转90度对好桌缝,摆上新买的筷子、酒杯,然后上菜摆酒开席。一挂足万鞭炮放完之后,父亲会高喊一句:“老祖宗们上座吃年饭了。” 小孩们看着这大碗大碟满满的美味佳肴,倒是没有心思吃,心里早已在盘算着红包哦。大人们你斟满一杯酒,他提一杯,晚辈们站起身敬酒祝酒,长辈们满面春风谈笑风生。菜可口可心,酒浓浓的绵绵的,话亲亲的切切的。吃完年夜饭的守岁时光更是丰富多彩,有看春晚的,玩游戏的,打扑克牌掼蛋的……老娘还要上香送司命回天上过年,只听得老人家喃喃自语:“司命老爷,如今家里也不养猪啦,就保佑我女儿像猪一样能吃能睡,泼皮吧!”可怜天下父母心!貌似雷人的向天祈求,逗我笑得热泪滚滚(泼皮:宿松方言指健康不生病)。大年初一照宿松古老的风俗,大年初一头一天是不可以动刀切菜烹煮生食的,寓意“生活不争斗不暴力,和气为人处事方可行稳致远”;不可以丢弃家里的任何东西,垃圾也不可以往外清扫丢弃,寓意“家是聚宝盆,聚财气”;不外出拜年,寓意“聚人气,全家团团圆圆”。不过,如今新事新办,春节假期有限,大多年轻人很快就要返程,于是大拜年就从初一开始了。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带着礼品赶趟儿似的,忙拜年啰!儿子开车带着我们,首先去给辈分最高、学问最大的舅爷爷拜年。车还没有停稳,古稀之年的老人早就下楼迎接来了。进门还没坐定,好茶、好烟、点心、水果全上了。舅奶奶连忙张罗着准备新鲜可口的饭菜,早把大年初一“不动刀、不动生”的习俗抛到啦九霄云外。一老一少久别重逢,一边悠闲地品着茶,一边有说不完的话题。少的汇报着一年的工作、收获,甚至烦恼困惑;老的语重心长、无数的话语像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从上证指数在三千点上下徘徊、证监会新年换帅,聊到电视连续剧《繁花》中爷叔的扮演者92岁高龄的游本昌;又从当今社会一部分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娃,聊到中国人口日益老龄化;再聊到年轻人早结婚生子也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方法之一……交谈中更是肯定了儿子的孝心和担当及为我病后的心理疏导付出的努力。临别时,老人们早就打包好了亲手腌制的腊鱼腊肉,一直把我们送到楼下。儿子说:“舅爷爷别送了,外面冷。您就放宽心吧,我找到合适的女孩就结婚生娃,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出一份力。妈妈恢复得很好,她是游本昌爷爷的铁粉,还要为国接盘,陪着上证指数涨到一万点呢!”“哈哈哈……”我们一起大笑起来。后记相聚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我沉醉在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的“满堂红”里,心中又充满了对过年的无限热爱和眷恋。这个年给予了我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血脉亲情;给予了我无限的爱和创造生命奇迹的力量!年是什么?年像长者,坚守着传统民俗,引领着阖家团圆、辞旧迎新;年又像晚辈,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年更是联合国法定假日,促进和承载着家庭稳定、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啊,咱天南地北宿松人哪,跨越千山万水回家过年,真的有一万个理由!(中国红十字会 杨辉)来源:宿松文学本期编辑:黎泽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宿松过大年”丨杨辉:一万个理由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