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暴雨洪灾后这些卫生防疫知识要牢记!
近日,全县迎来新一轮的强降雨天气持续的暴雨易引发洪涝等次生灾害
宿松县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一旦发生洪涝灾害饮食饮水卫生状况将会恶化环境也会污染蚊子、苍蝇将会大量繁殖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增加为增强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这些洪涝灾害卫生防疫知识要记牢↓↓↓1、洪涝灾害后常见的传染病
灾害发生后,由于环境、饮水、饮食等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蚊、蝇、鼠)密度发生改变、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除此之外,因灾民安置点人群密度过大,民众过于紧张、劳累,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在人群中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流行。
2、洪涝灾区居民怎样做好灾后防病工作?▷ 管好饮食,喝开水,吃熟食;▷ 及时清理灾后垃圾;▷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 保持环境卫生,严防疾病发生和流行。
3、如何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 保护水源,不在水源附近建厕所、禽舍;▷ 不随地大小便;▷ 垃圾放在指定地点,不乱扔垃圾;▷ 及时清理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滋生;▷ 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如深埋或焚烧。
4、为什么说洪游灾害后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污染和工厂化学物质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淘米、洗菜、洗锅碗盆或刷牙、漱口就很容易得病或传播疾病及引起化学性急慢性中毒。因此,洪涝灾害地区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5、如何注意饮用水卫生?▷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取水点远离粪便、垃圾、污水;▷ 已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澄清、消毒处理;▷ 装水的缸、 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对临时水源一定要进行消毒。6、消毒剂种类及用量选择
▷ 生活饮用水消毒:用二氧化氯粉剂6克直接加入1000升水中消毒即可。▷ 餐饮具消毒:将餐饮具冲洗干净后,用1克消毒药品加水500毫升浸泡餐饮具30分钟,沥干水30分钟后可以使用。▷ 衣物消毒:衣物洗净后用1克消毒药品加水10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即可晾晒。(注:消毒药品有漂白作用,彩色衣物小心使用)▷ 卫生间(厕所)消毒: 按环境消毒用量加倍使用。▷ 环境消毒:每10平方米用消毒药品1克加水2000毫升(4斤)喷洒。
▷ 物品消毒:用1克消毒药品加水500毫升浸泡、冲洗、擦拭15分钟。7、如何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熟食物要分开;▷ 肉和水产品要煮熟煮透,不生吃水产品;▷ 生吃瓜果蔬菜时一定要用洁净水洗干净,少吃或不吃凉拌食品;▷ 不吃腐败变质、霉变和受污染的食物,不吃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吃病死、淹死的禽畜;▷ 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吃。
8、如何做好防蝇灭蝇工作?
▷ 水灾期间建临时厕所,不随意大小便;▷ 粪缸、 粪坑中加药杀蛆;▷ 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罩;▷ 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9、如何提高防病意识,防止感染疾病?
▷ 减少露宿,使用蚊帐、驱虫剂,避免蚊虫叮咬;▷ 灭鼠、防鼠,不吃老鼠咬过的食物;▷ 不用脏手揉眼,不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用品;▷ 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 不到污水中洗澡、捕鱼,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预防血吸虫病;▷ 尽量减少阳光曝晒的时间,注意通风和防暑降温防止中暑;▷ 出现腹泻、发热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