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案发5起损失约4.58万,虚假服务需警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网民群体的迅速扩大,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空间,网络便民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危害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上周(11月4日至11月10日)宿松县反诈中心接到电信网络诈骗报警共5起,共计损失4.58万元。地域分布为孚玉镇3起,二郎镇和下仓镇各1起,具体案例如下:一、2起虚假服务诈骗。1起骗子冒充保险客服,称受害人失误订购的微信百万医疗保险业务每月会自动扣除相应费用,让受害人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取消扣费等;1起骗子冒充游戏代练代练需求方,让受害人到咸鱼下单,后冒充咸鱼客服,以缴纳保证金、账户冻结为由,让受害人转账。分别诈骗受害人10000元和6800元不等;二、1起虚假交友诈骗。受害人通过相亲网站认识骗子,后骗子以带受害人投资和“车祸急需手续费”“小孩没有零花钱”“父亲去世无钱善后”为由,诈骗受害人15500元;三、1起冒充熟人诈骗。受害人直播过程中收到抖音私信称系其认识的朋友,需受害人帮其充值一笔钱费用,回头将钱给受害人,受害人信以为真后被诈骗10000元;四、1起网络刷单诈骗。受害人在观看直播过程中,直播人员称刷礼物第一名可得到返利,后受害人信以为真进行刷礼物,诈骗受害人3508元。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增强我县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民对各类电信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切实维护网民自身利益,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每周定期梳理全县发生的各类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本期为第九十期),通过“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电信诈骗网络宣传,向广大网民宣传普及反电信诈骗知识,全力营造网上“全民反诈”的高压态势。网络安全防诈小招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3.不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
来源: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