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 发表于 2024-12-4 10:23

探寻凤凰

探寻凤凰

          文/ 六一
    总想走一走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和先生笔下的边城,让我心心念念己久。这次受宿松众诚旅行社之邀,推开一些琐心的城南旧事,终于成行!   豪华巴适的旅游大巴,载着我为了生活苟且徘徊的淡淡忧伤,和对从文先生的柔柔膜拜,一起驶进了过去的光阴。
    一路上,旅友们的欢声笑语,冲走了人在旅途的风尘仆仆。
    晚上六点,我们来到了从文先生的故里,凤凰古城。
   古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为土家族,苗族生活的地方。
   西南有山,形似凤凰,亮翅而踞,相传为神鸟凤凰涅槃复生之地,故名。


   傍晚的万家灯火,如一群热情澎湃,忽闪着梦幻大眼的少数民族少女,巧笑嫣然的呼唤扶苏着我们,从飞檐翘角的下榻宾馆相嬉而出,那种别样风情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感之让人恍然如梦。
   繁星点点,灯火阑珊的沱江上,一叶小舟载着身饰银饰,娉婷于舟头的土家族少女,那把花花的油纸伞,撑开夜幕下古城如纱般柔情的薄雾,款款轻流。
   两岸飞挂的吊脚楼,如同一只只凤凰,驮翼着苗寨水车的呀呀细语,似乎正在不停诉说着,那些光阴的故事。


   沱江河畔,游人如织,欢声如潮。
   少男少女,载歌载舞;阿哥阿妹,尽情相拥。好看的让人脑梗的感觉,更让人感慨于岁月这位大厨,将我们曾经的,飞扬跋扈的青聪,庖丁解牛的切割,烹饪成岁月的童话佳肴,寂寞时反复品味!
   凤凰于归,每个人其实皆在旅途!灵城秀水,肯定会孕育出从文先生这样的思想文人的!
    夜宿凤凰民居,性奋的无法入睡。清晨驱车从文先生笔下之边城。
    先生笔下的摆渡老人,小女孩,一只摇头摆尾的黄狗,已成沧桑,渡口依依,似在静静的等着故人,而清水河依旧缓缓东流。
    茶峒古寨,山城边城,湘西古镇,一脚三省,一水与共,两岸鸡犬相闻,如世外桃源般和谐安宁。
    惬意的 坐在静静轻流的一楫小舟上,望着两畔的红男绿女,想着两岸山间男女对歌的风情万种,也想唱唱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摸啥的,但碍于腼腆的山风,轻拂着害羞的老脸,无法嚅动红唇,而两岸清丽的秀色,让人忍不住信手拈来,捂入口中细细品尝。
   从文先生浮生坎坷,能生于此邑,应该此生无悔矣!
   行囊中羞涩着先生的感染,我们走进了南戍苗寨。
    朴质的苗寨木楼,温婉的苗族石板小巷和朴素的苗寨民情,让人流连忘返。旅友们热情购买的土特产,或沉或甸的装满了苗家的热情和缱绻。
    一路欢笑,车驶土司城。
    苗女导游的导说,把我们的翩翩思绪,引入了土司王曾经的辉煌?
    十二重的木榫飞阙,如凤凰展翅,廊回栏绕,飞架重双叠,跌落起仗,三十六宫妃,三十六飞楼,仿若在诉说着土司王的奢华骄逸。
    伫立在刺绣阁的木廊上,仿佛看见苗族绣女们,正在“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是的!正如从文先生所说 : 日头升起时,努力感动着生活的力量;日头落下时,一切归于光阴的宁静!


   家有百室,终归三尺之卧;
   满屋黄金,终归一口之施!
   凤凰于飞,俱往矣!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千里江山,唯人民万岁!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旅行是一种文化,有时间出来走走,人生亦无悔也!
       感恩沈从文先生,三日一游,是为记!


      六一于甲辰季冬信手之

作者简介:
余六一,安徽安庆人,下岗职工。历任《凤凰诗刊》华中诗社副社长,《世界华人文学会》副会长。《新风雅韵》公众平台审校,《皖江春潮》文学社及《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世纪网公益协会办公室主任和文学副总版。二O一六年开始创作,多篇小说,散文获第三届世界华人爱情文学和全国农民报告文学一等奖。有近二千多首诗歌,发表于《诗选刊》,《中国草根作家》,《世界华人爱情文学》,《华人头条》等纸媒,报刊和各大公众平台。



浩淼 发表于 2024-12-8 15:31

祝贺余六一先生经典作品作品连篇续版。为宿松文学艺术界增添了绚丽华章!

六一. 发表于 2024-12-13 21:26

谢谢浩淼先生之大力支持!致礼!

浩淼 发表于 2024-12-17 19:58

为六一先生点:赞热爱生活,讴歌时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美德,体现核心价值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寻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