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编辑 发表于 2025-3-30 18:33

章华东:论长生不老与生命的意义

论长生不老与生命的意义    自古以来,长生不老的诱惑,就像一道无解的谜题,吸引无数人飞蛾扑火。古代帝王们,无一例外地深陷这个迷梦之中。然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绝唱,如洪钟大吕,引发后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叩问。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这一事实无可辩驳。无数史实和文学作品,都印证了这一铁律。    在神话巨著《西游记》里,吃一口唐僧肉便能长生不老的消息传开,妖魔鬼怪瞬间闻风而动。唐僧手无缚鸡之力,除了诵经念佛,几乎毫无自保能力。西行路上,他一次次被妖怪擒获,靠着神佛庇佑,以及三位高徒的舍命相救,才化险为夷。这些妖精由世间飞禽走兽、草木走石修炼而成,历经千万年,好不容易修成人形,眷恋人间美好,因而渴望长生不老。    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并非妖怪的专利,人类同样深陷其中。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后,迫不及待派人四处寻觅长生不老之药。术士带着五百童男童女扬帆出海,寻找传说中有神仙出没、能求得仙丹的蓬莱仙岛。然而,这些人一去便杳无音信。最终,秦始皇未能等到仙丹,病逝于巡游途中。秦始皇,这位妄图一世而至万世的帝王,自然渴望长生不老,永享这无上的权力与荣耀。    商朝的商纣王,同样被长生不老的迷梦蛊惑。在妖狐妲己的怂恿下,他耗费巨资修建七星台。此台高耸入云,装饰奢华至极,只为招仙引道,沾染仙气。可最终,不仅未能如愿以偿,还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这些帝王渴望长寿,本无可厚非。但真正的延年益寿之道,在于亲政爱民、造福苍生。当万民颂扬,天下归心,内心自然充满愉悦,身体也会更加康健。至于长生不老,不过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幻梦,毫无实现的可能。    《红楼梦》里,宁国府的贾敬痴迷于在道观里炼丹吃斋。他的行为令人费解,最终误食丹药,导致腹部肿胀,无法消化,悲惨离世。贾宝玉悟道之时,贾政在家书中感慨:“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了仙。这佛是更难成的。” 贾敬耗费半生精力追求长生,不仅清苦度日,还沦为他人笑柄,实在可悲。在死亡面前,众生平等,人生皆如过客。与其盲目追求长生不老,不如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让生命更具张力与深度,让生活更加充实。    我有一位 98 岁高龄的伯父,每日粗茶淡饭,生活自理。他每天坚持散步,沉醉于练习书法。他家堂屋里贴满了自己的作品,门口的对联也出自他手。虽然伯父的笔法或许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的技巧,但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朴素生活观念与充实的生活方式,正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相较那些求仙问道、妄图长生不老的行为,伯父的生活,显然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伯父虽已至鲐背之年,却依旧热心关注着家族与村落的大小事务。在伯父的言传身教下,我们的家庭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愈发强烈。    然而,审视当今社会,不少人陷入了无聊、空虚的精神困境。“躺平”“摆烂”,沉迷游戏、啃老等风气盛行,许多年轻人沉迷于手机营造的虚拟世界,浑浑噩噩,既不思考如何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也不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有来自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产生的压力,也有心理与社会价值观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网络发达催生了不正常攀比心理,引发社会比较和焦虑情绪。传统成功观亟待重构,成功不能只定义在房子、车子和名利上,更多的应该是追求生活的幸福与内心的祥和与安定。不去盲目崇拜与攀比,做好自我,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比什么都重要。有多大脚穿多大鞋,不能大刀阔斧,也可日进一卒,每天成长进步一点点,也可聚少成多,累砖成墙。    人并非单纯地靠吃米活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着对生存价值和意义的不懈追求。既然人无法长存于世,便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些珍贵的财富。儿时家庭教育缺失的经历以及一些错误家教方式带来的伤痛,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人的不幸童年要用一生去疗愈”,怀着这样的认知,我毅然踏上了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之路。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不断成长、不断反思,深刻认识到养育孩子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业。此后几年,我积极参与县妇联组织的各种家庭教育活动,奔赴各乡镇开展家庭教育宣讲,场次达一二十次之多。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我先后入选宿松家庭教育人才库,成为宿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家。通过这几年的公益活动,我体会到,决定一个人人生幸福的,绝非金钱地位,而是每天活得是否充实,是否无悔于人生,是否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了价值与意义。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公益人,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公益事业。他们深入偏远山区、贫寒困苦之家,送衣送物,问寒问暖,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带去温暖与希望。他们或许无法长命百岁,但他们用行动拓展了生命的宽度,照亮了他人的生活,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赞誉。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宽度。” 这群公益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他们的行动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共同的价值感,为了一份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团队,让温暖与希望蔓延,让爱充盈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中外有许多这样的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积累的财富不是留给子孙后代,而是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成立慈善基金,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活动。歌手韩红哪里有灾,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企业家曹德旺是中国的首善,累计捐款超过 110 亿元,用于教育、扶贫等公益项目。2023 年,他捐资 100 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专注于培养高端制造业人才,为国为民,实在让人佩服。    当代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公众利益、为了大众幸福而生活的人虽死犹生,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长生不老。为了个人私益而去损害大多数利益的人,虽生犹死。所以与其追求长生不老,倒不如追求一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拓宽一点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多一点社会担当和责任感。(章华东)作者简介:章华东 , 男,安徽宿松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三级健康管理师、“爱之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团队成员、宿松公益协会会员 、宿松县作协会员

浩淼 发表于 2025-3-31 13:13

拜读此文,受益颇深!文章有深度、有温度、有素养、有召唤、有提示,更有告诫。把握人生,引领方向。文章的精神力量值得倡导,可以广谱众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章华东:论长生不老与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