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9)作曲两首
千呼万唤(9)作曲两首石普水这两次,先生没有多言,干脆利落作曲两首。第一次时间是2017-9-29 13:53,我的文章题目是《醉里吴音相媚好》。先生开门见山:依据先生文,作一曲《清平乐》.【家住在路边的一位老兄,76岁了,精神抖擞,看上去,与60多岁的人没什么区别。他天天早晨5点钟起床,这是他年轻时起早做面形成的习惯。起床后到处转转,把家前屋后的小树用刀砍断,劈成一块块,整整齐齐的码在走廊里。每餐都喝一点酒,津津有味,甜甜蜜蜜。他性子直,说话大嗓门,直抒胸怀,敢想敢说,不怕得罪人。70多岁了,跟一个50多岁的人吵架,动手打伤了人,“该出手时就出手”,赔钱,他无怨无悔。他说,我宁可赔钱,不愿挨打。年轻时宁可赔礼道歉,不愿孩子挨别人打。他自己总结说,“我不委屈自己,肚子里有什么话,憋不住,都说出来,有什么说什么。”心情开朗,大概是他的健身之道。】清平乐·路边的一位老兄精神抖擞。不缺哪餐酒。该出手时真出手。岂止长亭折柳?高喉酒气熏天。低调益寿延年。没有一宗难耐,伤人宁可赔钱。晚上,先生又回复我说:向先生学习!我是从先生文中提炼句子,恰好组合了一曲《清平乐》,用诗词描写人物我还是初次尝试,先生是大手笔,描写的是人间百态,《清平乐》诗词文字数有限制,除非作一番连篇,才能表现出先生文中许多的人物个性。 第二次时间是2017-9-30 13:08,我文章题目是《想起“文明押金”》。[从合肥回家一个月了,常常想起武警医院的“文明押金”,并且一直耿耿于怀。凭什么农村人要交100元“文明押金”而城里人却不交呢?为什么一个病房搞“一国两制”?]读先生上文,知道那是2012年10月29日作品,那时,到处都在高喊“城乡一体化”,而合肥武警医院,还分农村城里,城里人不需要押金,农村人却要人格抵押金,实乃欺人太甚。还美其名曰“文明押金”,真是不文明到了极限。难怪先生不郁闷。依据信息效应,我也感觉郁闷。作一曲《卜算子》,卜算子,上下两片,各两仄韵。第一句第二句是五字句,上一下三句型,中间衬一个字,比较耐玩。可惜我写得不够好,发给先生批改。 卜算子·合肥武警医院的文明押金医院假文明,未现真优越。看病农村抵押金,气死民心血。饱暖有追欢,冻馁无偷窃。本是城乡一样人,造的哪门孽?
谢谢先生评好!先生一篇文中,亮点很多。向先生学习!2025.8.6.(待续)附记:63、《您视钱财如粪土么》?先生这篇文章后面的一篇评论我没有写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