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 发表于 2012-6-1 17:09

暴利:狗不理的天价包子

             暴利:狗不理的天价包子
   不久前网上热议,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卖到了8个一百多元,当然所有人几乎都是指责狗不理漫天要价,作为酷爱狗不理包子的天津人,笔者也无意为狗不理辩护,只想就此谈谈对价格地理解。如果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解释,价格是反应商品价值的手段,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等等,那网上的反应极为正常,都是包子,包子馅也差不多,即使狗不理包子上的褶儿多几道,也不足以价格高这么多倍呀!
对此笔者在《感觉的时代》中略有论述,此现象的背景实际就是商品经济中的品牌战略问题,虽然相同种类的商品可能工艺、材料、制造时间方面的差别不大,但却因为不同品牌而造成同种商品的价格会有天壤之别。但此次狗不理的天价包子事件用品牌战略理论还是解释不了,因为首先广大消费者对品牌战略理论可能不了解,但对品牌产生的巨大价格差的经济现象却司空见惯。不管是服装、日用品还是住宿、餐饮等行业皆是如此。其次,作为天津市最最知名的食品品牌,狗不理已是家喻户晓。那为什么消费者对狗不理品牌的高价包子颇有微词呢?
笔者以为其原因有二:一是价格与商品价值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模糊。即使品牌造成了商品之间的同质不同价,但价值理论依然可以解释,即把商品的价值划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然后把品牌价值归入隐性价值。但在真正的商业实践中,商品定价越来越飘逸,特别是在奢侈品市场,越来越多的价越高越好卖的案例。这实际都说明了商业已由经济学解释的阶段进入了由心理学解释的阶段。所以商品的价格已经不反应商品价值了,相反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第二个原因就属于狗不理集团的问题了,因为定价为8个包子一百多元只说明集团认为群众能接受此价格,或者人家根本不在意群众能不能接受。作为其品牌的绝对权威,产品的不可复制性,结合中国人对吃极度在意,狗不理的天价包子还真有一些道理。可能只是时机选择不当,在通货膨胀的大气候之下,包子只能使人联想起猪肉、大葱和面粉,消费者抱怨可能是在担心包子卖出天价,会不会其主要组成元素也会价格再飞涨,这可就不是不吃就能回避的民生问题了。
此文,笔者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写?可能笔者早已隐隐感觉到商品价格的越来越不靠谱,所以限定价格的措施慢慢也会不靠谱,很可能以后限价又会成为政府部门寻租的手段。而且好像以后学习心理学解释经济现象反而比用经济学更靠谱儿。

北京常住 发表于 2014-9-11 18:48

很不错

wargasm 发表于 2014-9-11 19:09

难得一见的好帖

wargasm 发表于 2014-9-11 18:36

很好哦

artie_shaw 发表于 2014-9-11 19:20

漂亮...

wargasm 发表于 2014-9-11 19:22

LZ真是人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暴利:狗不理的天价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