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十二篇 (转)可惜看到的太晚了 C 本文来自 宿松新世纪论坛 www.ah788.com
(六) 刷碗儿子四岁了,我与妻子商议,该让他学着干点活了。
他能干点什么呢? 人天性喜享受权利,懒尽义务。而许多人却能够自觉的尽义务。其原因何在,据我的观察和思考。父母对孩子幼时的教育,培养孩子尽义务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为人父母者,必须明白一点,如果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就是幼年时期,不能给孩子养成尽义务的习惯。等有一天,比如说,到初中,你觉得事情不对了,要求他也应该为家庭尽点义务。这时,他绝不会觉得尽义务是应该的,而会认为是父母的刁难,他会要求你理解他,而这个理解,就是理解他享受权利的需要。至于义务,对不起!他脑子里没有,因为你没灌输给他这种观念,他没有尽义务的习惯。到这时,你如果要管教,他会跟你耍泼放赖,或者离家出走,甚至威胁要死给你看。而且,这种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一点委屈都不能受。 有鉴于此,儿子很小时,我就注意培养他的责任意识。
前面说的为奶奶送饭是一例。
现在四岁了,要让他干点活儿。
琢磨好长时间,决定先让他学着洗手绢。 自此,儿子的小手绢就是自己洗了,尽管每次他自己洗完,妻子都悄悄的给他另洗一遍。(请注意,一定不能让孩子看见,因为,那会减少孩子的成就感)每当看见儿子坐在小板凳上,边洗边唱歌,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后,让他洗的东西逐渐增加,直至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七岁时,我又琢磨着,应该找一件他天天都可以干的活儿,让他干。 我瞅上了刷碗这活儿。
这是一件可以天天干,又费时不多的活儿。既可以让他天天有活儿干,又不会耽误功课。反正,吃完晚饭马上学习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于是刷碗的任务又落到了儿子头上,尽管一开始,他砸了不少碗,可是我不在乎,砸了再买,过了几个月也就不砸了。这习惯,一直坚持下来了。甚至,在他参加高考的那几天,这习惯也没有改变。
直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晚饭后刷碗就是他的任务。
他的妈妈现在已不上班,疼儿子,有时就说,不用儿子刷碗了,特别是周日晚上,吃完晚饭儿子要回学校,但儿子总是坚持刷完碗再走。
为父母者,给孩子一些尽义务的机会吧!这会使孩子人生的道路走的顺利些!
(七) 嘴随着腿
我母亲说过:“嘴随着腿”。这话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会说话与会走路是相关的。会走路了,会说的话也就多了。
老母亲没文化,却常常能说出一些至理名言。
我体会,之所以嘴随着腿,是因为小孩子会走路后,接触的东西就多了,也就是实践能力提高了。所以要表达的东西也就多了,自然就能学会说更多的话,思维也就更丰富。
体会到这一点,我除了教儿子说话外,很注意让儿子接触更多的东西,接触更多的人。
我很想教他背《三字经》,但当时这还是四旧,没人敢教孩子念这个。想起老人家喜欢三李诗词,就开始教儿子背诗词。先是李白的《静夜思》,再是《望庐山瀑布》,《忆秦娥》;杜甫的《绝句》;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再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等。至儿子一岁半,已能熟练背诵四十余首古代诗词。至于《三字经》,在他小学五年级时我还是教他背过了。但总觉得晚了一点。
在此期间,经常带他到亲戚朋友家去见见世面。每至一处,总有人逗他背背诗词,儿子总是大大方方的连背带表演,赢得大家的赞赏,也赢得了不少好吃的东西。他也越背越来劲。
这一做法的好处有许多。一是学会了说许多话;二是赢得了许多老人的欢心,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每当有人当面称赞孙子外孙聪明,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这种天伦之乐,是他们从儿女身上得不到的。也算是儿女对老人的一番孝心吧!三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上述诗词有一些是中小学教材的内容,尽管到真正学时,有的他已背不过了,但总是比别的学生背得快许多。我想,这是记忆深处已存记忆重现的结果吧!四是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如果从孩子还不知害羞为何物时培养,是最容易的。
现在,儿子在大学里,上台唱歌,发表讲话,主持节目,编写节目,以至与人交流,上网发言,在报上登个小文章,从未因害羞而误事。
年轻的父母们,注意啊!
幼儿教育无小事,任何在你看来是小事的事,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每一件小事开始你的教育吧!
(八)“破坏” 学习 本文来自 宿松新世纪论坛www.ah788.com
儿子天性喜破坏。
我虽因家贫,几乎不给儿子买玩具。但其姑、姨、舅因喜其活泼可爱,故所买玩具颇多。什么小火车、小汽车、冲锋枪、变形金钢……。但不管什么玩具,到了这小子手里,能完整过三天的极少。
因为这小子玩上一天,就会对玩具的内部结构更感兴趣,似是要弄清玩具为何会动,火车为何能跑。常常是将玩具拆开,守着一堆零件,左瞅右看,对来对去,原来的玩具已不见一点形状。而小子却拿着自己的发明,玩得仍很高兴。
对此事,我抱着既不干涉,也不鼓励的态度,任其自然去做。
我觉得,这也算是教育投资。如请人专门进行这种教育,一则花费过大,二则孩子也未必肯干。现在他自己乐此不疲,又何乐而不为呢?何况,这投资花费极少,成效却高。
在我家,只有一样东西,是小子不敢乱毁的,那就是书籍。对书籍我采取了绝对保护措施。由于我自小读书不易,所以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除了我的书外,就是给他买的儿童读物也要求他不准撕毁。我认为,一个不爱书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 本文来自 宿松新世纪论坛www.ah788.com
这种做法,也使我付出了不少代价。他十岁时,我到北京学习,拍了不少纪念照。最后一卷有不少极珍贵的留影,如在曹雪芹故居、梁启超墓、智化寺、醇王府(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广化寺……等处的留影。因还剩了几张,故未冲印。后陪老母看灯会,方拍完。及至照片冲出,竟然全部曝光,此事令我十分恼怒,因上述去处,我可能终生未必再去。故无法补偿。后经追究,小子承认,是他打开暗盒研究,而弄出的事。对此,我仅是告诉他,以后不要打开暗盒看,未加追究。
就这样,小子在这方面的胆量越来越大,我的手表,家里的马蹄表,游戏机,水龙头,照相机,无所不拆,就差没把电视机拆开了。(我怀疑,这小子也干过)到十三四岁,连焊接之类的事也能干了。游戏机的焊点开了,自己焊;水龙头坏了,我不干,让他干;电器出了问题,我在旁边看着让他修。
逐渐,这小子掌握了不少日用技术。
九七年,为了让他尽快掌握电脑,我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拿出来,购置了一台电脑,用了没三天,那东西死活不动了。我问原因,小子不说。无奈,只好抱着主机去修理。维修人员检查后,原来是硬盘全部格式化了。人家怎么也弄不明白,硬盘怎会全部格式化。只好全部重装,嘿!这小子可得着了。在旁边目不转睛,整整看了三个小时。老子看的莫名其妙,小子看得津津有味。此后,又去修了几次,好在是保修,我也懒得陪他,就让他自己去修。
再后来,我家的电脑就不用找人修了。迄今为止,我家的电脑被小子拆了没有二百次,也有一百八十次,。随着我工资的增长,电脑的配置也不断提高。钱也不知花了多少。
如今,这小子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脑高手了。
给孩子一点“破坏”的权利吧!在这种“破坏”中学到的东西是无价的。
(九))这是给牛打针用的吧
儿子初二时,考完试第二天,玩滑板摔了一跤,我没当大事。谁知,竟不会走路了。眼看着儿子艰难的类似爬行的动作,任凭我万般镇静,自认为天塌下来也不会皱眉头的性格,这回也慌了神。
四处求医,拍片,作CT,加重CT,居然没找出毛病来。后来还是请到了一名医,才看出来在髂窝有一血肿,但却不知是良性还是恶性。
儿子这回可遭大罪了,各种各样的检查,抽血,化验,小子从未哼一声,真难为他了。那天,大夫拿来一粗粗的探针,要抽那血肿里的东西化验,看到那粗的针管,我心紧紧地揪着,谁知,小子歪头仔细看看那针,居然笑了,“大夫,这是给牛打针用的吧?”病房里一片笑声。我却忍不住要掉下泪来,赶紧走出病房。
整整两个月,儿子出院了,是拄着拐杖出院的。
我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已经开学一周了,让他去上学,还是休学一年?
上学,初三紧张的学习,他能坚持吗?休学,这一年怎么办?
征求儿子的意见,小子要去上学。罢了!上学去吧!
此后,约二十天,小子天天拄着拐杖去上学,每当我将他送过马路,看着儿子走向学校的身影,总是问自己,“作的对吗?”
由于这场灾难,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我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严格要求他,我当时想,即使考不上大学,只要孩子身体好好的也就行了。结果,中考时,小子差一分未达普高线。高中放在我学校,学习成绩有所好转,毕竟初中所差较多。高考差了十几分未考中。再上高四,考上了师范院校。
今天,看到静砂说:“就像生活和工作一样,哪能全按自己的设计和理想走?谁也不敢说能。”此言深获我心。
虽然,儿子考大学不理想,但每当我想起儿子面对那粗大的针管,说:“这是给牛打针用的吧!”就感到欣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