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数码相机发展蓬勃
家用数码相机发展蓬勃何谓家用级数码相机? 迫于时间及篇幅上的限制,本文将仅就家用级别数码相机的范畴,来谈谈其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供读者参考。首先我们来看家用级数码相机的定义,其实白话点理解就是普及型数码相机,或者大家都买的起用的起的相机产品。诸如柯达最早在中国市场跌入3000元的100万像素机器Kodak DC215 ,以及此后为用户熟知的富士FinePix 、索尼T 、理光R 等经典系列都属于这一范畴。而就目前来看,价格低于5000元,具备完整拍摄功能,可以看作是家用机型的一个共通特点。 06年后,部分入门单反产品也已经可以包括在内。但考虑到想要实现消费相机上常见的广角、微距、或者一镜走天下,花费个二至三倍于机身的价格购买镜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这里也就不做过多讨论了。
然而事物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如同CPU的频率之争不可能无限继续一样,当数码相机的像素提升至600万乃至更高后,消费者逐步认识到单纯的高像素并不会带来想象中的高画质。
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提升像素大多是在感光元件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如此一来单个感光单元的面积被缩小,从而降低了信噪比和感光能力,成像的质量自然就很差了。再加上一些“插值”造就的伪像素相机,使得用户最终厌倦了这一无聊的数字游戏,可笑的纯像素时代也就此结束了。
时至今日,尽管数码相机的发展中仍然包括像素的稳步提升,但早已不是决定性因素了。大尺寸LCD 、防抖性能、外观造型、变焦倍数等全新买点的加入,使得整个数码相机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而我们也把这一时期称作数码相机的后像素时代。
小而全 综合实力决定成败 其实从05年到06年的两年时间里,数码相机的卖点变化虽然很快,但却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绝大多数时期似乎用户会关注某个特定的性能多一些。不知道是受厂商宣传抑或此前像素比拼的影响。例如索尼T 系列引发的2.5英寸LCD之争, 06年的光学防抖与人脸识别,以及10x乃至15x长焦相机,各阶段的热点都有所不同。
索尼T系列就是小而全的数码相机代表之一
似乎我们的消费者还是缺乏自己的思考,容易跟随厂商的脚步走。而不少朋友也据此推断说:今后数码相机的发展是大屏幕或者触摸屏的天下、抑或体积优势才能够演化成最终的市场优势、又或者类似三星新蓝调中融入视频播放的多媒体功能会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等。
应该说这些看法从特定角度出发都没有错,但基本都犯了过于片面的毛病。就笔者看来,经历了06年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展大年后,不少厂商将原先应用在高端单反领域的新技术下放至普通消费相机。光学防抖、人脸识别、大尺寸CCD等全新技术的融入,使得原先更关心LCD尺寸与相机外观的消费者尝到了甜头,从而不再满足于某一方面的参数优势。结果就是,用户开始注重一款产品的整体性能而非局部。
至此,在小型化的基础上力求全面的拍摄功能,成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家用数码相机的最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正式宣告了家用数码相机市场步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时期,这是由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市场发展的阶段所决定的,是不可逆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