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188570 发表于 2013-8-27 12:32

感受着他的真情投注

爱情是人类美好而永恒的话题,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用文字记录着他们在生活中对这一美好感情的诠释。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很多关于美好爱情的注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我们世代传唱的《关雎》了。
  初读《关雎》,是在师范的选修课上,当时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男老师。说他才华横溢是因为用出口成章形容他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如果仅仅出口成章也还罢了,更为难得是他还有一副好嗓子,当他操着低沉浑厚的男中音,在课堂上意气风发地诵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课堂上的我们都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我们几乎以为自己是到了国家大剧院,仿佛在豪华宽敞的剧场中欣赏着国家优秀播音员的表演。而当这位老师带着无限深情和神往给我们诵读古老的爱情诗《关雎》时,整个教室更是鸦雀无声,我们每一个人都全身心投入,用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捕捉着他的音调起伏,感受着他的真情投注,在他如痴如醉的演绎中,我们真切地体味着古代劳动人民对于那种自然、健康、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随着这位老师深情的吟诵,我们恍若真的来到了两千多年前,在美丽的江南水乡,亲眼目睹了一对青年男女偶然邂逅,一见钟情;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琴瑟钟鼓,欢庆结合的全过程。我们的心热烈地随着男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从萌生爱意到梦里追求再到为了心上人茶饭不思、长夜不寐,吟诵着“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我们的心也追随着热情的男主人公经历了一场痛苦但却甜蜜的情感煎熬。到最后男主人公终于鼓起勇气向所爱之人表白了自己的心,而后迎来了一个幻想中的美妙结合时,我们的心也为这一热闹、喜庆的场面而欢欣鼓舞,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们不禁开始畅想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怀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丽信念,他们真诚地牵手,尔后走进婚姻的殿堂,从此开始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待若干年后子孙成群、满头白发时,他们依然能牵手迎风雨,并肩送斜阳,在明朗的夜空下相互依偎着数星星、看月亮,想来那该是多么美好而动人的一幕啊!于是,就在这样全身心的欣赏品读和无限遐想中,我们乐不思蜀,久久沉醉!

吹佬沈大 发表于 2013-8-27 12:58

{:5_170:}{:5_170:}

张霞 发表于 2013-8-27 19:07

{:5_158:}

吹佬沈大 发表于 2013-8-28 14:36

{:5_131:}{:5_13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受着他的真情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