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美丽宿松是我家

[复制链接]

2014-6-28 06:33 49407 6

书生 发表于 2014-6-27 19:06 |阅读模式

书生 1#

2014-6-27 19:06

美丽宿松是我家,长江岸边美如画。白崖寨上旌旗展,小孤山顶数浪花。

石莲洞内风景秀,罗汉山尖吐新芽。严恭石道云雾绕,钓鱼水库功劳大。

烽火古寨连驿站,西源九井正开发。太白书台拜李白,诗歌之乡铭记他。

石良宰相建府第,名垂青史传佳话。中宣部长刘奇葆,清正严明世人夸。

宿松,我美丽的家乡。从古老的松兹侯国,到今天富裕的县城,有着2200多年的厚重历史,诞生了倡导皖江文化的第一人、以桐城派先驱齐名的朱书;以一首《你是真的爱我吗》走红歌坛的张真菲;以歌词创作名扬军内外的贺东久;以清廉著称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等等宿松精英。

美丽宿松我的家,这里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处处是美景。



1.海门天柱——天然小孤山

此山如椎髻,一峰孤立于长江之中,古称长江绝岛,又名海门第一关,故被誉为“海门天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坐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部复兴镇境内,屹立在长江中,砥柱中流,形势险要,秀拔奇特,有“江上蓬莱”之誉。

小孤山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独立不依,北望天柱,南盈匡庐,与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山高百米,方圆一里,巍然耸立在江心。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小孤山形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2.钓鱼台——人工大水库

钓鱼台水库位于陈汉沟三河口,是宿松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人工筑起的人工湖,最大容量为10790万立方米,可灌溉16万亩田地。并建有水电站1座,配备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520千瓦。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垂钓于峭崖伸延入河中的石矶之上。因倾慕此地胜景,常憩坐于矶上,流连不忍离去,至今石矶有两个深深凹陷的脚印。后人为追忆此段张仙果老的逸事,遂将此处命名“钓鱼台”,并赋诗以记之,诗曰:果老骑驴独钓秋,溪边坐石看鱼游,鱼吞仙饵翻飞去,剩得清泉日夜流。

盛夏登临于此,远眺碧万顷,翠山绿水交相辉映;近观渔船弄波,游鱼戏水。倘遇刮风下雨,天幕低垂,怒涛争击,风呼叫,水怒啸。湖心小岛五枢观,是天然的褐绿色屏障,将水面分为外湖与内湖,使得水库显露出幽奇有致,别具风韵。正所谓“犹抱琵琶半掩面,羞羞答答五枢观”。暮春登临于此,柑桔花开,如同水晶撒嵌在满山遍野,千姿百态的翡翠之上,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3、西山仙洞——景区石莲洞   

石莲洞地处宿松县城郊,距城三公里,属城郊型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此景区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八十余种。境内山峰林立,苍松滴翠,秀竹娉婷,云雾缭绕,霞光熠熠;更有冰晶清碧的泉水,形态怪巧的石林,或立、或卧、或侧、或横,各具形态,趣味盎然。其古洞、幽谷、巧石、奇树交相辉映,构成典雅、清秀、静谧、深邃的森林生态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公园内石莲洞镶嵌在万木葱茏的河西山西半腰,洞口峭壁嵯峨,藤树垂蔓,洞前古树盘枝虬干拱护洞口,洞前挹仙台临崖而建洞内石室嵌空,清泉滴答,钟乳倒悬,内有授法洞和八仙雕塑像栩栩如生,并留下不少神话传说。



4.严恭上——古老石道

严恭石道是严恭山上一大自然景观,俗称石大仙。石道山上有十余处前人的石刻,为宿松县不可多得的文化留存。石道指的是巨石肖似道人,并非石板道路或石洞;石大仙因石大如峰、云雾缭绕,而被称之为大仙。

严恭山是宿松的一座名山,海拔464米,座落在凉亭镇夏家村境内。这里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山顶上的严恭寺相传为禅宗五祖弘忍所建,而“严恭”之名,据考证是从佛教中著名经书《楞严经》而来,鬼斧神工的严恭石道上就刻有“南无佛顶首楞严”字句。



5.太白书台

太白书台位于县城南门外3里许的南台山。这里依山傍水,背城面河,古木葱笼,群芳竞茂。过去一度被誉为“十里桃源”,是宿松十景之一。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诗人李白避安史之乱,来宿松养病,住南台山上的南台寺。宿松县令闾邱慕其才,特筑台供其读书。台依山傍水,古木葱茏,向有十里桃源之称。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写下《赠邱宿松》、《赠间邱处士》等诗篇。因时代远久,原台已圮。

1983年,宿松县人民政府重建了太白书台,台高二点二米,直径7.92米,台中上竖清同治九年“太白书台”石碑,台六方,刻有李白在宿松题咏的诗章。台周置长石坐凳,供游人小息。附近饯客岭、南台寺、对酌亭等遗迹,仍依稀可辨。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图片文字说明已载人《诗人李白》画册。



6.西源九井

西源九井沟位于安徽宿松县西北部的深山古坞之中,河谷全长约二十华里,整条河沟呈带状。因沿河沟自上而下分布着九个深井(实际是“潭”)而得名。

九井沟风景特色有瀑布、悬崖、怪石、特点为鬼斧神工的泉中石井。山清、地静、水碧、瀑变、井深、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中最具特色为水景、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飞瀑更是惊涛浪怒,山鸣谷应。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挂到七井下的潭中,若是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一带不可多是的奇观。

全国著名旅游学家杨乃济教授实地考察后称赞:九井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会成为皖、赣、鄂三省回归自然的“后花园”,可成为比黄山、庐山“卖点”更大的旅游风景区。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考察该处时也称此景绝不比庐山的三叠泉、黄山的翡翠谷逊色。该处在宋朝前就被发现,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历代文人墨客闻其景而到此游览,并留有赞美的诗篇。该处1987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九井沟已被宿松县委、县政府列为旅游开发重点。不久的将来,神秘沉睡的九井沟将会以崭新的风姿现在世人面前。



7、仙田瑞谷

仙田瑞谷原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仙田铺”,距今宿松城北五十里,在凉亭镇境内。

据《宿松县志》记载:宿松县令张何丹曾在朝廷担任中散大夫(谏官),因秉性忠直,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多次上书弹劾王莽,后来遭到王莽的报复,被贬为松兹县令。被贬至松兹后,他爱民如子,十分重视农业。

历经3年的精心劳作,张何丹县令培育出了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名叫“仙田瑞谷”,惹得周围郡县的人都来松兹引种,一时名传遐迩,竟把松兹县称为“仙田县”,县治亦名“仙田铺”。



8、燃灯古寺

燃灯古寺坐落于宿松县隘口乡燃灯村。该村在隘口乡西北角,与柳坪乡大地村、陈汉乡河口村相毗邻,悠悠长溪河横穿境内,浩荡东去。

燃灯寺由唐代金二祖师始建,明万历四十年重建,清顺治八年又由知县孙继文捐款重修。殿东西各有辕门,通两厢余屋,殿后上重为黄鹤亭,雄踞山腰,栋宇巍峨,檐角耸入云端,系宣统元年所建。古寺于1971年拆毁,仅有黄鹤亭正殿一间尚存。这里位居于长溪河水之滨,群山环绕,峰峦叠翠,奇峰险境,碧水蓝天,景人合一,曾有“上有燃灯古寺,下有小孤绝境”之称,更有“佛教圣地,学海文澜”之美誉。

该寺前重山门结构精巧,全由石块砌成,门内外石壁上刻有各种花纹,组成龙凤、花鸟、虫鱼、八仙图案。中重正殿,建筑庄严雄伟,殿柱上书有清杜春华所题楹联:“古寺燃灯,借一点灵光,好读圣经贤传;长溪如带,流千秋秀水,都成学海文澜”。



9、南国小长城——白崖寨

南国长城白崖寨位于宿松县城西北趾凤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处。寨为元末当地义民吴仕杰率众依白崖山所建,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寨垒更加坚固。寨墙以长方片石垒砌,周长4公里,高3米,厚1米,险要地段加以双层,缠绕在白崖山东峰、中峰、西阳尖、雁恋坡、大印坡5座山峰间。

白崖寨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和易守难攻的特点,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造就了景区的独特风貌。近700年来,虽几经战乱和风雨剥蚀,但整个寨墙基本保存完整。山寨原分设攀龙、听雨、朝九、白花、乘风5座寨门,现仅存攀龙、听雨、朝九3门。寨内面积76400余亩,被人们誉为“南国小长城”。



10、烽火古寨

烽火古寨地处古驿道(枫香驿)和商贸古镇凉亭河的东南的烽火山上。据《寰宇记》载:山在宿松县东北六十里。齐、陈二国割江为界,征伐不息,峰堠频掠。兹山高敞,可以瞻望。齐永明八年,因置烽火于山。(另见《一统志》)烽火山距枫香驿近三公里,这里峰峦起伏,峡谷迂回幽深,森林复盖。居主峰峰火尖控制高地、居高临下,能进能退、能守能攻,是军事交通的咽喉地段,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代枭雄都曾布防守关于此,使山寨的历史跟战争联系在一起。

公元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宿松、太湖贫民刘汝国、虞梦星聚结数万饥民起义于宿松西北长溪山黄梅、蕲春、宿松三县交汇处的邱山九山寨地区,震撼了朝廷。当即诏令安庆指挥陈越讨伐,征战败死,继而又命吴淞指挥陈懋功重兵围剿,他们都曾据守于枫香驿和烽火寨,阻击起义军。

1938年7月,侵华日军第六师团从太湖侵入宿松县境,宿松人民配合国民革命军在烽火寨展开阻击战,以牺牲数百人的代价击败了进犯主力日军今村支队,缴获日军俘虏40余人、军用物资一批。



11、石宰相府

石宰相屋坐落在宿松县九姑乡新安村杜溪组。宿松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田园宰相石良墓”就在该村民居住所中间,这里烟火味十分浓厚,绝无一般墓地的肃杀荒凉气象。
     话说鄱阳湖战役,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并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其战略形势好比赤壁之战,其战略地位好比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

据《宿松志》记载,以石良挂帅的战役,连续取得同安、舒城大捷,为朱元璋平定南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尊称为国之大将。在民间传说的1363年,石良参加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他救了朱元璋的命,立下了大功,朱当即承诺:得天下后封石良为相。

然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没有兑现诺言,仅封石良为武德将军,而且滥杀功臣。石良“知天命而识时务”,毅然上表请求引退。这正合朱元璋的心意,他对石良说:你回家做个田园宰相吧。

洪武十九年,石良告老还乡,由长子石镜袭其封爵。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石良回家后,即可造座宰相府。此府为一进九重的官厅,石宰相屋的名称由此而生。
    石良年老时还主修《宿松石氏首届宗谱》,其死后,朱元璋特赐了一块诰敕碑,记叙了石良一生的功绩。他的后人为此兴建了一个安放诰敕碑的亭子。
    有人说,三国名将陈武、南宋时期即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萌芽的汪革、明朝田园宰相石良等是宿松历史人物的杰出代表,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当时朱元璋选用的宰相是刘伯温,如果真要给石良当宰相,恐也难胜任。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石良对推动历史的发展是取了进步的作用。



12、护国寺遗址

护国寺遗址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套口村王排组的一片荒坟上。话说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佛教和道教在宿松的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主要表现在寺观的大量修复、重建。宿松宗教起源较早,自东晋以来,久盛不衰。经元末和明末的战乱,许多佛寺、道观大多毁坏,但明清两朝定鼎之后,这些寺观基本得到了修复、重建。这一时期小型庵堂大量建造,这也是明清时期宿松宗教发展的一个特点。

民国《宿松县志》共记载了108处庵堂,其中19处建于明代,27处建于清代。说明乾嘉以来,佛教思想已深入宿松民心,成为清代宿松乡村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庵堂居住僧尼不多,建筑较简陋,分布较广。

另因皇室、官府对宗教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宿松宗教的发展,小孤山宗教就是其中的代表。明清两代是小孤山寺庙的鼎盛时期。明洪武二年(1639),明太祖遣良工派官员对小孤山寺庙进行维修和致祭,封女神为“天妃圣母”。入清之后,小孤山寺庙又多次得到官府的维修。

永乐年间,明成祖又封山神为“护国佑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并遣官司致祭。弘治时,宿松知县陈恪、施溥先后对寺庙加以修葺。嘉靖间,安庆知府叶梦熊又予以维修,并改亭为“梳妆亭”。嘉靖二十六年(1547),鉴于山小庙隘,明世宗敕建天妃行宫于山西里许处,其砖瓦皆各地所献,庙门颜曰“护国寺”,院内奉旨建有御碑亭,刻有明世宗父亲兴献帝的诗一章。由此可见,宗教一直伴随着宿松,可如今只有遗址,却不见护国寺,实有遗憾!



13、清朝村落 烈士故居

位于宿松县破凉镇车河村樟树湾组湾祝家新屋,是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该村落建筑群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防火墙。当地《祝氏宗谱》介绍:祝家新屋始建于清乾隆57年(1793年),嘉庆二年完工,距今221年。此屋坐东朝西,五进七开间,南北面阔24.4米,建筑面积近1100平方米。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山区徽派建筑风格。

另外,此村也是宿松县早期革命烈士——祝尔昌的故居。1906 年,祝尔昌出生于此,1924 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 1925 年的驱逐反动校长运动和 1926 年的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 “ 3 · 18” 斗争。

1926 年下学期,祝尔昌转入北京政法大学俄文法政系学习,次年春转入武汉中山大学学习俄文。由于“ 7· 15”事件影响,汪精卫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祝尔昌被党组织派遣回宿松恢复党活动,开展地下革命斗争。   

1931 年 3 月,中共宿松县委改组,祝尔昌担任县委书记。同年 11 月,他奉中共英山中心县委指示,与何鹏、杨弟光、李芸生等去英山参加由张国焘主持的 “ 肃反 ” 工作会议,会后留任英山中心县委秘书。

1932 年 1 月,祝尔昌被五花大绑,由几名红军战士押上刑场。这位博学多才,曾驰骋在宿松、太湖、英山、蕲春、黄梅边界出生入死闹革命的共产党员,没有倒在敌人的屠刀下,却被党的极左路线杀害了,时年 26 岁。

在解放战争时期,祝尔昌的故居成为解放军的驻军地,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宿松,是我的家乡。作为一名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倾注了更多的思念,更多的爱!写到动情处,送上小诗一首:



古老的宿松,

你从滚滚东流的长江中走来

徜徉着母亲河的江水

停留在这美丽如画的皖西南大地

素有海门天柱、长江绝独之赞誉

秀峰独立的小孤山

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

夏朝首领曾至此刻石记功载德

秦朝始皇也勒“中流砥柱”于石上



神奇的宿松

你从2200年前的松兹侯国中走来

留下了无数的胜迹与美谈

闾丘县令多次相约诗仙李白来做客

拎起两壶老酒

选择在河西山的松树下对酌  

一起弹琴赋诗对酒放歌

一起听风听雨听戏

创造了山花盛开的传奇



美丽的宿松   

你从优美的诗歌中走来

你是文南词的故乡

也是黄梅戏的源头

一代代文人雅客

不停地寻找着诗的灵性

一天门 二郎河 三德桥

四祖禅 五谷庙  九井沟

大官湖 严恭山  白崖寨

宰相祠  枫香驿  钓鱼台

厚重的脚印被诗的雨水打湿  

也被诗的花香所吸引

祖祖辈辈 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

有一种共同的使命,就是要

无愧于“中国诗歌之乡”的美称

来自转载!

全部回复5

juliaq5hp5 发表于 2014-6-27 19:06

juliaq5hp5 2#

2014-6-27 19:06

占坑编辑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14-6-27 21:03

zxz大山之子 3#

2014-6-27 21:03

算是了解宿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6-28 01:45

4#

2014-6-28 01:45

回复

使用道具

洋洋洒洒 发表于 2014-6-28 06:18

洋洋洒洒 5#

2014-6-28 06:18

看完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领悟 发表于 2014-6-28 06:33

领悟 6#

2014-6-28 06:33

宿松,我美丽的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灌水之王
:
下士2
:
999lkklk@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67

帖子139

积分29310

图文推荐

  •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

    7月7日,人民日报在评论《称呼与风气》中指出:呼

  • 读《罗汉尖上烽火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读虞太文先生《罗汉尖上烽

  • 宿松:农民主播培训班

    近日,由宿松三姑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农

  •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财务、活动公

  • 一个屋檐下的守望!宿

    本期项目组对接电话:15810304436骆平(微信

  • 畅游碧波纪念伟人,百

    7月12日,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水库碧波涌动,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安师大附属复中开展暑

    暑途织就平安网,师爱凝成守护盾——安师大附属复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7月11日清晨6点,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

  •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随着一学期即将

  •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

    复镇初中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

  •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

    复镇初中举办初中读物进校园评审会为深入贯彻落实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