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从防汛排涝督查一线回来不到两天的安徽省宿松县公安局保安监管大队民警张志勇,因劳累过度和缺少睡眠,而诱发心肌梗塞,生命危在旦夕。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宿松县公安局立即启动与县人民医院建立的公安民警救治绿色通道。因抢救及时,张志勇被医生成功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他奋战在防汛督查一线42个日日夜夜的感人故事,迅速在皖西南大地上广为传开。
砥砺坚持 不忘初心 是警察,就要甘于奉献。这是张志勇从警时立下的誓言。 7月12日,张志勇被宿松县同马大堤和洲区防汛排涝指挥部督查组抽调到40公里外的灾区开展防汛督查工作。 督查工作不分日夜,非常紧张,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卯在岗位上。一天夜晚,他突然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岳父生病了,叫他明天请假回去看望一下。妻子的话还没说完,外面传来喊他出去巡查的声音,他说了句“请不了”后便挂掉了电话。 8月20日上午,身体本来好好的他,突然感觉全身不舒服,牙齿疼痛,咬合困难。“我这是怎么了?”同事陈剑听他这么一说,劝他尽早回县城医院检查。“肯定是牙齿发炎了,检查要请假,吃一点消炎的药应该没事。” 张志勇捂着脸说。后来,同事们拗不过他的固执,只好任由他买了几盒消炎的药回来吃,暂时应付一下。 每天早晨起来,张志勇第一件事是给宿舍拖地,打扫卫生,帮老同事洗衣服。而在8月24日早晨,他一改往日的习惯,却和衣靠在枕头上,显得非常疲惫。这一切,被住在同一房间的宿松县公安局纪委书记李青观察到了。他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应该是生病了!李书记没有多想,急忙对他说:“志勇,你赶快回县城去检查一下,我看你气色不对。”“我只要躺一会儿就行了,身体没有大问题。”“现在防汛已接近尾声,形势没有前期那么严峻,你可以抽个时间回去检查一下身体,督查上的事,有我在这里处理。”“即使有毛病,也是小毛病,我还是坚持一下,等大家防汛结束,再一起回去。”“你已经40多天没回家了,回去调整调整身体,顺便到单位安排一下工作。”在同事们的反复劝说下,他终于同意请假回家。 令人想不到的是,发生在8月26日上午的这一幕,让关心他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因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往县人民医院急救。当日下午,又被紧急送往省立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因救治及时,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根据他从未患过心脏病的情况,我们分析他这次突发心肌梗塞与在防汛督查期间过度疲劳、缺少睡眠、身体严重透支有一定关系。”宿松县人民医院一位参加急救的医生说。
迎难而上 不辱使命 今年夏季,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地处宿松县境内的长江同马大堤,以及分布在3个乡镇和2个农场境内的十几个内湖圩堤,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多个内湖圩还发生溃堤灾情。截止到8月29日,内湖水位仍超警戒水位1.03米,仍有很多村庄、耕地淹没在未退的洪水之中。 灾情就是命令,宿松县迅速将由县、乡(镇)、村(社区)干部和村民组成的防汛队伍,派驻到灾情严重的乡镇开展防汛排涝工作,同时在63公里线长的同马大堤和100公里线长的内湖圩,每间隔一公里的坝段设立一个工棚,安排防汛人员落脚在工棚内,负责该坝段的防汛排涝工作。 为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宿松县同马大堤和洲区防汛排涝指挥部迅速从县纪委、县效能办、县公安局抽调人员成立督查组,驻扎在同马大堤复兴镇坝段,负责督查灾区的防汛工作。 7月12日,张志勇和两名同事作为公安代表,被抽调到督查组。当日上午赶到复兴后,他迅速同督查组的同志们一道深入防汛一线进行督查。 几天下来,他才发现防汛督查的艰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一是不管天气如何恶劣,每天晚上都必须从11点巡查到次日凌晨三四点;二是不管路程多艰险,每天晚上都必须巡遍所有圩堤,而巡查每个堤坝只能靠步行,最远的坝段至少要步行13公里。 每次到复兴镇占峦圩巡查,张志勇和同事们都要经过被洪水淹没长达2公里的路段,最深处达60公分。每次趟水,他们穿的深靴子根本不管用,水都会漫过靴筒流到靴内,脚泡在里面极不舒服。患有脚癣的他,因长期受水浸泡,脚癣长的更厉害。在趟水过程中,他们都要带上一根木棍,用木棍探路,防止掉进路边的深沟里。 对张志勇和同事们来说,高温酷暑下巡查更不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从7月12日至8月24日,他天天与同事一道,经常冒着42度以上的高温,步行几十公里的路程,督查防汛人员是否在岗在位,是否按规定一小时巡一次堤,巡堤记录是否规范,防汛物资是否及时到位等等。他们每天都是干衣服出门,湿衣服回驻地,衣服经常被汗水湿透好几遍。每一个从督查岗位上回来的人,脸上、手臂上都晒得脱皮,张志勇更是如此。 在张志勇看来,只要能做好督查工作,就是再大再多的困难,都要去克服。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在连续42天的督查中,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哪个晚上不去进行连续四五个小时的巡查。
尽职履责 不负重托 做好防汛督查工作,不仅仅是“管好人”,还要“管好事”,而“管好事”还涉及到很多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水利知识一窍不通的张志勇,便虚心向省市派过来的水利专家、经验丰富的同事和当地年长的村民求教,了解识别险情的各种方法。 7月18日,长江水位超出警戒水位1.25米。这天下午,受大风影响,长江水泛起60公分高的波涛,一个接一个的浪头扑向同马大堤。张志勇和同事们一起,像往常一样对同马大堤汇口镇汇口社区段进行巡查,透过翻滚的江水,他发现远处的江水比较清澈,而堤坝附近的江水却十分浑浊。凭借掌握的知识,他断定这是浪水冲刷堤坝造成的,是放浪靶没安放到位。他迅速将督查发现的情况报告给该区域的责任干部。该责任干部立即组织民工将用稻草捆扎的放浪靶,对该区域的堤坝重新铺设一层。果不其然,40分钟后,这里的江水变清澈了。 热爱学习,注意观察,是张志勇从军营到警营的历练中养成的职业习惯,也让他练就很多过人的本领。 现年45岁的张志勇,有着22年党龄,从部队回来后,于1995年5月通过招考加入宿松公安队伍,在看守所当过管教,在巡防大队工作期间当过全县公安机关的战训教官。用同事张礼君的话说,他是个能文能武的人。能文,他会信息化应用,善于应用各种软件,会制作PPT,会摄影;在复兴防汛督查期间,他都是利用在手机上设置的程序,开关家里的电脑、电视、空调等电器,以及关闭电路,并通过手机视频扫视家里的一切,与家里人保持联系。能武,会武器警械使用,会各种警务技能,是全局公认的警务技能好教官。 “你们这儿的导渗沟开挖不规范” 、“你们修筑的堤坝压渗不到位”、 “你们架设的防浪桩密度不够”……在他的火眼金睛下,一个个潜在的隐患被点了出来。 殊不知,他发现的这些隐患,都是他通过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巡查的细节,才得以发现的。一次,他在巡查西湖圩的一个坝段时,通过对圩堤下面的防护设施的细致观察,发现防浪桩架设的非常稀疏,很不符合要求。经追查,是因防浪桩配备不到位造成的。 据了解,在此次防汛督查中,经张志勇督查发现的问题共23项123起,而这些问题都因发现及时,均未酿成任何后果。 8月26日晚上,省立医院顺利为张志勇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从重度昏迷中醒来的他,第一件事是发短信给保安监管大队的同事:“估计我是回不去了,我现在省立医院住院,已安装心脏支架,第三季度的工作你多操心,特别是对自招单位检查,要录入系统,有什么不明白的,打电话给我。” 工作永远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一个老党员、老民警的工作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