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_____记宿松民丰村镇银行凉亭支行 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企业,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发挥自身优势,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协助政府做好扶贫工作,应该责无旁贷。在这方面,宿松民丰村镇银行凉亭支行作出了表率。该行主动出击,敢作敢为,在脱贫攻坚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给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企带户助脱贫 紫庵村养猪大户段贺军,2013年由于猪肉市场行情不太好,价格低廉,他亏了血本,面临破产的危险。要想继续发展,需要一笔启动资金才行。走投无路的他,得到凉亭民丰银行的大力帮扶,获得最大额度贷款20万,全部投资生猪养殖。现在,他的养猪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建起了第二养猪场,共养猪达2000多头,形势一派大好。他每年所借贷款均能及时全部还清。“民丰银行让我起死回生,如果没有民丰银行的帮扶,我这个养殖场就真的垮了。”段贺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他的养猪场里吸纳了10名农民打工,其中4人为贫困户。他正在着手让农户入股,办理“以企业带农户”的贷款,让更多的贫困户分红受益。 位于三德村105国道旁的宿松县佳兴米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以前是小作坊经营,设备老化,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不能满足客户对大米质量的追求。为积极贯彻国家“有机、绿色”的生产理念,米厂老板姚良试图改进生产设备,但资金严重短缺,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凉亭民丰银行的热情帮助下,姚良通过“以企带户”的形式,获得贷款150万元,重建7间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引进了全自动智能生产线,生产高端大米。 “设备改进后,我厂仓库收储能力大大增强,一个仓库就能收储稻谷3500吨。生产能力大大提升,每年能生产订单大米1万多亩,效益明显增加。”姚良向我们介绍说,他带动贫困户30-40户入股脱贫,每户每年可分红3000元,三年每户可分得红利9000元。此外,他还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余人在米厂上班,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实现了企业增收和农户脱贫的双丰收。 该支行在宿松首创“企业+农户”的贷款模式,得到同行业的认可,并向全县推广。两年来,该支行“以企带户”小额金融贷款发放了837.8万元,帮扶企业25家,惠及贫困户506家,实现了“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稳脱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促致富 “感恩服饰”,一个服装厂起的名字煞是好听。这是凉亭镇三德村紧邻村部的一家服装厂。 “该厂主叫石加林,他是一个脱贫户。以前在上海打工,也挣了一些钱,但是后来他孩子生了重病,花去了家中所有积蓄,最后还是不幸夭折,弄得人财两空。他家的几间破旧老屋,在去年洪灾中倒塌了。母亲又常年生病,欠了一屁股债,妻子对这个家庭彻底失望了,一气之下,离他而去。”从村支书祝金华的介绍中得知,石加林原来很不幸,但他很有骨气。在乡村干部的张罗下,他从凉亭民丰银行获得贷款5万元,在村部旁租了一栋200多平米宽敞的厂房,开起了服装加工厂。几年下来,他把服装厂经营得风生水起,生意煞是红火,他家很快脱了贫,逐渐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现在我有10多台机器,7个工人在我厂里打工,只要肯干,人均每月可挣到3000多块钱,不足3000元的我补足。对特困户,我每月还提高他10%的工资。感恩民丰银行对我的帮扶!”石加林笑着说,如今他当上了小老板,找了一个外地姑娘,组建了新家庭,他已经非常满足了。“去年洪灾爆发时,他还买了1500套服装,由宿松义工协会捐赠给了灾区。”镇扶贫站胡祥赞扬他说。 三德村民余东华,67岁了,未脱贫前,老伴常年生病,家里养了三四只羊。懂得养殖技术的他,由于缺少资金,养殖总是上不了规模。去年,通过小额信贷担保,他从民丰银行贷了5万元,把养殖规模扩大了,现在养了300多只羊。他抱养的女儿也找了个女婿,以前他们常年在外打工,现在也回来帮他养羊了。 余东华在山场养了140多只土羊,女儿和女婿养了200多只波尔羊。同时,他家承包了十几亩旱地,种草、种玉米、种黄豆,为养羊提供食料。他们还在西边塘租了一场地,用来盖羊棚。“每只羊可卖1500至2000元,一年可获利几十万元。”村干部余天国给我们粗略地算了一笔账。 自2015年1月该支行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贫困户小额信贷宣传和发放工作,该行员工深入全镇9个村1个社区,对凡有生产能力和发展愿望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均通过该行的“绿色通道”,可受理贷款申请,由村、乡和该行进行联合评级授信,快速发放贷款。目前,凉亭支行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000余万元,使400多家贫困户享受到扶贫贷款政策红利。 访贫问苦暖人心 常言道: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感恩百姓、回馈社会,每到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当人们沉浸在美好的节日氛围中时,该支行的职员却没有闲着。他们情系客户,心系百姓,走村串户,奔忙在通往农户家的路上,访贫问苦。“我们每年都要到太阳、枫驿等村,挨家挨户,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袋洗衣粉,送进农户家。礼轻情义重,小小礼品虽不起眼,但是它代表的是我们银行职员的一份心意。”该支行行长叶青说,这是他们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小小礼品能把百姓和民丰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 “我们老百姓很开心,我们在乎的不是物品的多少或价值的多少,而是企业对我们那份浓浓的情谊。”一个老农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走访慰问活动,使企业与百姓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沟通,缩短了民丰人与百姓之间心的距离,赢得了广大客户对民丰人的信任和赞誉。 百姓的需要就是民丰人的追求。今天的百姓需要的不只是物质文化,更需要精神文化。2017年元月,该支行在凉亭社区广场隆重举办“开业两周年行庆及客户答谢会”文艺演出。一场黄梅戏,唱出了企业对老百姓的关心,唱出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从此,民丰银行声名大噪。企业的担当和付出,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该行业务量迅速提升,企业美誉度大大提高。该支行在附近三家银行的激烈竞争中,一跃而上,在三大银行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快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该支行的业务现已覆盖到附近的趾凤、破凉等乡镇。2017年1月,32岁的行长叶青光荣地当选为宿松县人大代表。 “在镇直单位中,该支行是与党委政府协作最得力的单位之一。该支行戮力同心,不遗余力,为百姓排忧,为政府解难,为贫困户撑起了一片蓝天,不愧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该镇党委书记杨文龙说。(吴金旺) (作者吴金旺,安徽省宿松实验中学教师,安徽青年报、安庆日报通讯员,手机13866068136,邮编24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