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新解 乾隆年间,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为了写,美中不足好事多魔,为了进一步说明作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介绍了一个故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甄士隐与封肃之女婚后生的独生女甄英莲,三岁就被人拐骗走了。住房因失火烧得个干净。一点余额交老丈人封肃置办田产房屋,又被贪污了。无以为生,反遭老丈人讥刺为“好吃懒做,不善过日子”。 甄士隐悔恨投奔错了人,急忿怨痛。他本已有积伤,且暮年之人。经过这么些打击,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一日,甄士隐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疯跛道人说: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甄士隐解说《好了歌》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辗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甄士隐也出家入世,做了乞讨道人,去了北邙山。封氏哭的死去活来,到处找不着。 若依我解,到也未必如此悲哀。 好了歌·新解 世人都晓神仙好,神仙不是万事晓。 神仙不过轻飘缈,关门天窗又开了。 小草也有漏水养,功名忘了生奇巧! 金银忘了烦恼少,娇妻子孙都忘了。 一心扑在工作上,齐心协力翻身早。 悲哀心情惹悲哀,心情好招心情好。 往日情种曹雪芹,今日神仙惊弓鸟。 我为何要新解《好了歌》呢?看曹雪芹介绍贾雨村对待好友甄士隐也是假一套。全不顾是好友甄士隐的女儿,判卖给薛蟠家又转到了贾府。在第一次交代贾雨村甄士隐时,中秋日对诗,贾雨村五律末句有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被甄士隐听到,夸赞说:“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把个略带酒意的贾雨村狂的,【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在我看来,既然是玉兰楼上,又是中秋赏月,且在朋友到来之后,应该比先前五律更好一点,为何要三五团圆一轮三个同义词合掌呢?还有,月在天,人在地,看月亮,不抬头看,又怎么看呢?如果是竞争比别人先看到,何必“狂兴不禁......人间万姓仰头看。” 我若是曹雪芹,一定要改写成—— 时逢三五玉兰楼,正把晴光照九畴。 天上一轮圆满月,人间百姓竞抬头。 既然《绝》可以改,新时代,《好了歌·新解》。也不会不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