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写在“世界读书日”之际

[复制链接]

2018-4-26 12:37 19580 2

2383289468 发表于 2018-4-26 01:10 |阅读模式

2383289468 1#

2018-4-26 01:10

——书说●愿天天都是读书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为“世界读书日”。但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早前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5%,国民阅读率总体量呈下降趋势,持续走低。另据统计,中国国民年阅读书量仅0.7本,而邻国韩国是7本,日本却高达40本。
  宿松民间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书中自有黄金屋”、“知书识理”等等读书的传统教诲。国自有书后,是非得失,昭然。故书者,体义理,固万物,通昼夜,裁天地;磨砺精神,以效鬼神,立纲纪,恒久远。文理、五经、四书等,书中之述等备矣。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皆以旁征博引,援经据典为之。君不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哲使人深刻,学伦理使人有修养,修辞使人善辩。故开其窍,明其志正其身唯读书也。
  读书意境不分俗雅,古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李密牛角掛汉书,孙康映雪的读书精神,他们存破釜沉舟之志,明心见性,其人也深,其智也全。曾记何时,“读书无用论”、“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奇谈怪论和批判“臭老九”冲击着两代的中国人。日转星移,又曾记何时,街头摆卖高等院校毕业证书等文凭的生意如此红火,还有各类在职学历“培训班”更是火爆,很多原本甚至是文盲的人,不费吹灰之力,一夜之间竞速成了理想中的高等学历,继而升了官,发了财,如愿地进入了理想的天堂。从现象上看,读书好像已成为国人喝求知识的欲望和习惯,但君不见这种把读书作为“读书做官”、“做官发财”的敲门砖的意识,使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文化内涵变质变味。须知书籍自古至今仍然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最主要的承载体,无可非议。何况文化本身就是无形的生产力,也是无形的资产,就当今若文化不能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也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后劲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协调发展,相互适应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为人生添智慧,为心灵插翅膀,为梦想起航,以内涵儒雅承中华传统,纳四海文明的传承,求是、创新、超越在祖国大地正迅猛掀起。党的十九大又把文化纳入国家的五大建设发展之中,这是史无前例的。风光无艰好,万紫千红处处春。“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个全民读书热,在宿松城乡也正在兴起,作为读书平台的县图书馆,书报阅览室和新华书店营业厅也都是读者盈门,更可喜的是在全县各乡镇及村(社区)都普遍建立了公共文化图书阅览室,还有更多的家庭书室,一派书香之气。县总工会还多次组织了职工读书会。笔者还曾多次走进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和博雅中学等校园,每到一处,校园在区域划分、人文气息与现代气息的设计与构建上都充分体现了历史积淀的和谐统一。在每面墙壁,每一条走廊上的古诗词、警(格)言、校训、画廊都润物无声,而成为一个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读书殿堂,既博又雅,以儒雅溢养师生。
  当下在世界读书日的鼓动下,一个用知识武装头脑,举国上下热爱读书,认真读书的全民读书热潮正在掀起。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以乐乎”的朗朗读书声不绝入耳,随时可听,可喜可贺。(作者: 吴汉亮)

全部回复2

何仁 发表于 2018-4-26 10:09

何仁 2#

2018-4-26 10:09

用心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8-4-26 12:37

ssxfyzlscxwz 3#

2018-4-26 12:37

评说“读书意境不分俗雅”
本来一篇好文,有时夹带了错处,就觉得可惜,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读书意境分俗雅,还是不分俗雅,这就要先认识一下意境,与境的区别。再来看看到底读书意境分不分俗雅。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它是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不是艺术,姑且比作艺术)。
则意境不是境。而是在境中生出的意之外的感悟。意境即感悟到的状况,难以用言语阐明的境界。
境,简单地说,就是指地方,如处境,指的是所处的环境。如出境、入境,指出、入疆界。
这样就清楚了,意境不是境。


1#楼有【读书意境不分俗雅,古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李密牛角掛汉书,孙康映雪的读书精神。】

要我说,这不是读书感悟到的意境,更不算难以用言语阐明的境界。这是在什么条件下,即在什么处境下读书。仅仅一个“境”字而已。


意境也有通过侧面文字表现的。
我谨以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清洞,听菩提祖师讲经的意境,来说明之。
那个菩提祖师何等聪慧之人,即使如此,也不知道悟空的动作,所为何事显得癫狂。
《西游记》这样描述:
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
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就用几个字“眉花眼笑,手舞足滔”。写现状,
用贬低词“癫狂跃舞”,
用难以言状句“听到妙处,喜不自胜,不觉,作此踊跃之状”。
同志哥!这才叫意境呢!
而“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是在那种处境下勤奋。李密牛挂角书,孙康映雪,是在那种处境下勤学苦读。把勤学苦读的精神,当做读书读出来的意境,那就大不相同了。


孙敬、苏秦勤奋读书,李密、孙康刻苦读书,竟然不止一个两个人,把它错误地当做读书意境说事,且当作“俗”来写啊!
请问:如果孙敬、苏秦、李密、孙康读书真是俗,还那么吃香记入诗书吗?


其次讲到“读书意境不分俗雅”。
读书意境雅怎样?读书意境俗如何?
书有高雅,也有低俗,如高朋与俗辈。
读庸俗之书,也读得津津有味,就错了。
读好书,意境也有深有浅。读一本好书,撇开计较意境深浅不说,单说如果,用庸俗意境看一本好书,还能读出高雅的意境来吗?


例如在中学读生理卫生;
在本硕连读,读解剖学;
在读物理光学研究,红外光比可见光具有更长的波长,这种效果就是,红外光,穿过织物,被织物下面的物体反射回来,再次穿过织物。这样就有效地使织物呈现半透明状态,类似于十分透明的服装。
如果用雅意境读它,结果有益于科学发展。
如果用庸俗意境读它,当时就想入非非,结果就可能很快走向流氓犯罪。
人品分雅俗,人读书的意境一定也分雅俗。
如果读书意境不分雅俗,老汉我想问问:人读书的意境俗,还有什么好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推广达人 灌水之王
:
网络大伽
:
2383289468@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695

帖子2008

积分437925

图文推荐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曹晓革督导调研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宿松融媒讯 5月1日,县委书记曹晓革督导调研项

  •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开展“五一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开展庆祝“五一”

  • “五一”假期|宿松交通执法这么干

    “五一”假期,车流、物流、人流激增,我县交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