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稳步推进我县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实现运用科技手段遏制治理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经县政府批准,日前,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县公路管理局、105治超站、地方公路局等有关单位开展科技治超路面动态卡点选址及方案设计研讨工作。
此次动态卡点选址,是结合我县路网结构、源头企业分布情况及货运车辆运行特点,并遵循规模适度、重点布控、合理分布、统筹协调的原则,充分听取部分乡镇人民政府意见,拟在105国道、五桃线、宿复线、太下线及北部山区道路的路面关键节点建设安装8至10套路面动态卡点。该项目选址基本确定,投资规模估算1200万元,待方案设计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政府审定、财政评审、招标等多个环节后,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据了解,非现场执法系统是集动态称重、车辆长宽高检测、抓拍识别、超限车辆LED显示、视频监控、信息处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化治超系统,即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或货运源头出口的关键节点安装高速称重传感器和快速长宽高测量设备以及视频监控设备,对经过的货车进行重量、尺寸实现全天候、不停车、不减速的精准称重检测。车辆一旦超限超载,LED电子显示屏会对车辆进行提示,实时告知其违章事实,提示其主动驶入附近卸载场所就近卸载,系统自动采集的数据被迅速回传至县级监控中心,执法人员将复核,排除系统误判、不同步数据后,将准确数据转入立案程序,自动调取相关数据生成一系列法律文书,并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和《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相关条款直接作为对超限运输车辆所有人、驾驶人或管理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
待我县非现场执法系统建成后,将实现治超执法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由人工型向智能型转变。不仅能够有效甄别公路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便于实施动态检测和“精确打击”,而且将更大幅度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治超执法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职业风险。(向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