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之人生 ——记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李亚栋皖籍院士 (秦品端.2018.1.26) 李亚栋 院士简历 李亚栋1964.11-宿松,1982.9-1986.7安徽师大化学系大学学士学位;1988.9-1991.7中科大应用化学系硕士学位;1995.9-1998.7中科大化学系博士学位;1991.7-1996.7中科大应用化学系助教讲师;1996.9-1999.3中科大化学系讲师副教授;1998.11入选清华百人计划;1999.3-今清华化学系教授博导;2011年,当选中科院士。李亚栋院士科研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包括单分散纳米晶可控合成与组装1维纳米材料制备与形成机理、贵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复合物及其催化应用等。提出了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将水热、溶剂热合成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一维纳米材料合成,实现了金属铋、钛酸盐、硅酸盐、钒酸盐、稀土化合物等纳米线、纳米管的制备,揭示了液相条件下纳米晶的取向生长规律性;提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表观电负性概念及其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比传统高温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低400-500度的低温合成方法,在贵金属与其它过渡金属、主族等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李亚栋院士人才培养,李亚栋教授先后培养博士生10余名,其中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李亚栋教授招收博士后9名、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李亚栋院士讲授课程本科生基础课:无机化学、化学原理研究生课程:无机合成、固体化学主要研究领域:先进功能材料与无机合成化学。李亚栋院士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合成、组装、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探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各类基础和专业课程,如《无机化学》、《固体化学》、《化学与社会》和《纳米材料与器件》等;作为学术带头人和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李亚栋社会任职,《Nano Research》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B辑:化学》等编委和Inorg. Chem.、Chem. Mater.顾问编委。 李亚栋院士获奖 获茅以升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2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市院自然科学1等奖2次中科院自然科学1、2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李亚栋院士主要论著个人独著 一论文 1篇Nature、1篇Science、13篇JACS.、17篇Angew. Chem.;应邀为Acc. Chem. Res.(2篇)、Chem. Soc. Rev. (1篇)等撰写综述7篇;通讯作者论文他人总引用15000余次。 近几年来,在Natur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 Chem-Eur. J, Chem. Commun., Adv. Mater., J. Phys. Chem. B, Chem. Mater., Inorg. Chem. 等国际1流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0余篇等; 二专著 积极组织教材的编写、翻译等工作,应科学出版社的邀请翻译出版了英国牛津出版社出版的《Instant Not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精要速览》)1书;为美国Kluwer出版社负责出版的《Nanowires and Nanobelts materials, properties and devices》(Kluwer Publisher,American, 2003)1书撰写过》《Nanowires and Nanotubes of Complex Oxides (Chapter 10)》专题;还编写了《纳米材料和器件》(第3章:功能纳米结构的化学控制合成与组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书等。 172李亚栋1964.11-宿松无机化学之获茅以升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2次市院自然科学1等奖2次北京青年科技奖无机化学清华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无机化学所长博后导中科院2011
|